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5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人。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士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
2.農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贍.注:「陰曆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
3.習俗上,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為「三元」。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元魏始。」
4.科舉考試中的鄉試、會試、廷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如:「連中三元」。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六.元氣論》:「夫混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也稱為「三官」。
6.術數用語。術數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後度盡,故以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為「三元」。
智力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緣由2 人類智力形成3 傳統智力測驗的兩項限制4 其他智力結構發展理論4.1 雙因論4.2 群因論4.3 多元論4.4 結構論4.5 流體與晶體4.6 階層論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緣由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史登柏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智力三元論的興起,是受了認知心理學上訊息處理論的影響,將人類視為如同電腦處理訊息的過程,以認知歷程的觀點,來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換言之,要了解什麼是...
三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iadic Theory of Learning「三元學習論」是班杜拉(A. Bandura)因反對斯金納(B. F. Skinner)環境決定論觀點的學習理論而提出的學習理論。班杜拉強調:只有環境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的學習行為;除了環境因素之外,個人自己對環境中的人、事、物的認知,更是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在學習環境中,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和個人的行為三方面,彼此交互影響,最後才確定所學到的行為。因此,人的行為表現不只是受內在力量的驅使,人所學到的行為也並不純然是由於行為表現後受到外在環境所控制的。人受環境中其他人...
三元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
連中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元,指解元、會元、狀元,分別為科舉制度下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連中三元」指接連在鄉試、會試與殿試中考取第一名。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齣:「玉帝敕旨:謫下文曲星君與馮商為子,連中三元,官封五世。」
2.比喻接連獲勝。如:「在益智問答比賽中,我連中三元,博得滿堂掌聲。」
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解元、會元和狀元的合稱。《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2.打麻將時,胡牌的牌色中,含有白板、紅中、青發三組牌者,稱為「大三元」。
三元八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元八會為道教名詞。謂倉頡造字以前,天空中由雲氣凝結而成的文字,用以顯示原始的經典。〔雲岌七籤.三洞經教部〕引〔道門大論〕稱:「三才謂之三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為五位。三五和合。謂之八會。」或三元「應指三寶丈人之三氣,三氣自有五德」,三氣五德,合為八會。〔真誥〕卷一:「有三元八會之書,建文章之祖。」〔雲岌七籤.道教本始部〕:「其八會之字,妙氣所成,八角垂芒,凝空雲篆。……蓋是自然天書,非關倉頡所作。」同書〔三洞經教部〕〔八顯〕條有云:「八顯者:一曰天書,人會是也;二曰神書,雲篆是也;三曰地書,龍鳳之象也。
三元D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乘積密碼法,使用三個資料加密標準(DES),處理64位元的資料區塊。有許多種的組合型式,如使用二個,或使用三個56位元的加密鍵。參【乘積加密】(product cipher)、【資料加密標準】(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
三元合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含有三種金屬或非金屬元素之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如以錫、銻、銅為主的白色軸承合金。
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個二進數元或三個脈衝的組合;通常依時間順序排列在一條或同時出現在三條線路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