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時     
瀏覽人次:187 收藏人次:0
1.春、夏、秋三季農作之時。《左傳.桓公六年》:「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願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則播植不愆矣。」
2.印度一年分成寒、熱、雨三個季節。《大唐西域記》卷二:「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
三時估計法     
瀏覽人次:3735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三時估計法2 理論原則3 期望時間3.1 樂觀時間(Optimistic Time,簡稱To)3.2 悲觀時間(Pessimistic Time,簡稱Tp)3.3 最可能時間(Most-Likely Time,簡稱Tm)3.4 期望時間(Expected Time,簡稱Te)4 不確定性5 參考資料 三時估計法 理論原則每一項工作的執行,都必會受許多因素所影響,而每一項因素皆非人力所能控制或掌握,舉例而言,當舉辦一個活動時,最害怕的莫過於氣...
三時     
瀏覽人次:137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中觀和瑜伽行派依自宗的見解,判釋佛陀教法分為三階段。中觀派的三時教是:初說小乘教,第二時說大乘唯識道理,第三時說心境俱空。瑜伽行派的三時教是:初時教說四阿含,第二時教說諸法皆空,第三時說唯識教。《原人論》:「故天竺戒賢、智光二論師,各立三時教。」
    
瀏覽人次:12755 收藏人次:437158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瀏覽人次:10708 收藏人次:3424885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31047 收藏人次:785327
2.經歷、經過。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時更七代,數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陽廟碑〉:「浩浩烈士,不聞濟師。兵食殲焉,守逾三時。」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24919 收藏人次:928928
才,將令人大吃一驚。釋二:一開始發展就有突出表現,獲得令人驚訝的成功。 二、故事戰國時代的齊威王不到三時歲就即位,齊威王仗著齊國國力強盛,一天到晚飲酒作樂,把國家大事統統拋在腦後。很多官員有樣學樣, 也是只拿薪水不做事。可以想像得到,幾年下來,朝政荒亂,齊國也就越來越衰弱了。其他國家當然不會放 過這個大好的機會,不斷地出兵攻打齊國,奪去了不少城池和土地。有幾個大臣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要勸諫齊威王,卻又說不出口。原來,齊威王是個喜怒無常的人, 如果稍有一句不中聽的話,官做不成也就算了,搞不好連性命都不保。正在大家都不知道...
    
瀏覽人次:21275 收藏人次:530218
2.時辰名。約當於上午三時至五時。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15519 收藏人次:820929
,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十年卒,年三十二歲。廟號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2) 署用非次:任用人才、指派官吏沒有適當的標準。
(3) 紛然:雜亂的樣子。
(4) 日有遷拜:指不斷獲得升遷的機會。拜,任命官職。
(5) 滯涸窮路:指沒有獲得賞識而陷入困境。
肄業     
瀏覽人次:13090 收藏人次:603753
修習學業。通常指未能畢業或尚未畢業而言。[例]他大三時因故休學,所以目前學歷是大學肄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