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2.27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時對三公的稱呼。《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金精之變,責歸上司。」唐.章懷太子.注:「上司謂司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為太尉。」後泛指高官。三國魏.鍾會〈移蜀將吏士民檄〉:「往者吳將孫壹,舉眾內附,位為上司,寵秩殊異。」
2.上級長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我們動了三學朋友去見上司,怕不打斷你這老驢的腿!」《儒林外史》第一回:「因前日本縣老爺吩咐,要畫二十四副花卉冊頁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
頂頭上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管轄的上級長官或單位。《蕩寇志》第五○回:「現在曹州府是裡辦刑名,府尊最器重他,且喜是鉅野縣頂頭上司衙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在前面的: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置於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如:「職司」、「司法」、「司儀」、「各司其事」。
中央政府機關的行政單位,設於部底下。如:「外交部禮賓司」、「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彈劾。《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卻說保安州父老,聞知沈經歷為上本參嚴閣老貶斥到此,人人敬仰,都來拜望。」《紅樓夢》第二回:「不上兩年,便被上司尋了一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性狡滑,擅纂禮儀。』」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置一詞,含糊其詞,模稜兩可辨似: 「不置可否」及「模稜兩可」都有不明確表示意見的意思。 「不置可否」側重於不做決定;「模稜兩可」側重於含糊籠統地帶過。 模稜兩可 不置可否 辨似例句 ○ ㄨ 上司聽完我的報告後,沒有任何指示,只是~地說要再想想。 ㄨ ○ 無論我說什麼,老闆都說好,~,讓人無所適從。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語本《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如:「自從被上司數落之後,他便噤若寒蟬,再也不敢發表意見了。」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陞遷就在指日。」
枵腹從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枵腹從公」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餓著肚子辦理公務。形容不顧己身,勤於公事。《活地獄》的作者是晚清著名的譴責小說家李伯元,全書共四十三回,描寫封建衙門內的黑暗面。他在〈楔子〉裡即說天下沒有好衙門。朝廷立衙門的本意是替百姓判斷曲直,調處是非。本來做官有做官的俸銀,書差有書差的工食,但是到了後來,做官的俸銀,還不夠給上司節敬,書差的工食,也入了長官的私囊,所以要想他們傾出所有家產以解救國難,餓著肚子辦理公務,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個。「枵腹從公」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不顧己身,勤於公事。
扶搖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二回:「上司喜歡了,便是升官的捷徑。從此不到五六年,便陳臬開藩,扶搖直上,一直升到蘇州撫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