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位。《漢書.卷六八.霍光傳》:「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
2.上市貨賣。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團行》:「更有兒童戲耍物件,亦有上行之所,每日街市,不知貨幾何也。」《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那裡去偷隻狗子,把來打殺了,煮熟去賣,卻不須去上行。」
1.由下往上高升。《易經.謙卦.彖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楚辭.王襃.九懷.通路》:「乘虯兮登陽,載象兮上行。」
2.車輛由南往北行駛。如:「上行列車」。
4.上級的指示或命令。《福惠全書.卷二二.保甲.守御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5.下級單位敬呈公文給上級,稱為「上行」。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上為之,下效之。」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中.賈曾傳》:「上行下效,淫俗將成,敗國亂人,實由茲起。」唐.司空圖〈華帥許國公德政碑〉:「既忠既孝,上行下效;靡剛靡柔,惟王之教。」
上行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行溝通係指將有關的訊息由組織下層傳送至組織上層的一種溝通方式。亦即此種溝通管道是由下層人員以簽呈、報告、團體會議、意見箱、申訴程序等方式,向上層人員反應事實或意見。
  上行溝通的內容,相當廣泛,唯主要者可包括:(1)有關業務執行的情形,或工作成果的報告;(2)有關成員的請求或欲加了解的事項;(3)有關成員對組織工作或政策上的改進建議或意見;(4)有關成員對工作或整個組織的感受和態度。
  透過上行溝通,一則可以檢視業務執行的情況,了解政策有無被曲解,政令是否被誤解,以及作法是否符合原意;再則可以祛除成員的疑慮,協助成員解決問題;且可以滿足成員的基本需要、激勵成員貢獻...
上行人口似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紛紛眾議有論是非、定功過的效果。比喻輿論的力量十分驚人。《五燈會元.卷一七.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封神演義》第五六回:「傳與中外,人人共信,正所謂『路上行人口似碑』。」也作「路上行人口是碑」。
上行鏈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將某個資料站之資料往頭端傳輸之鏈路。
上行線聯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從地面接收站到衛星方向的通訊傳輸通道。
上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在前面的: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置於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裝運。如:「載人」、「載貨」。唐.李白〈懷仙歌〉:「巨鼇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