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9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刖之刑。因其施於下體,故稱為「下服」。《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漢.鄭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2.服輕刑。《書經.呂刑》:「上刑適輕,下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物、衣裳。如:「服飾」、「服裝」、「禮服」、「衣服」。
穿著。如:「服孝」、「服喪」。
從事、擔任。如:「服務」、「服兵役」。
順從、聽從。如:「服從」、「服貼」、「服氣」、「服輸」、「信服」、「心悅誠服」。
讓別人順從。如:「說服」、「以德服人」。
欽佩。如:「佩服」。
習慣、適應。如:「水土不服」。
吃。如:「服用」、「服藥」、「服毒自盡」。
量詞。用於計算中藥劑量的單位。如:「他吃了三服藥,病全好了。」
好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人之情欲壽而惡1>夭,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欲逸而惡勞。四欲得,四惡除,則心適矣。四欲之得也,在於勝理。勝理以治身則生全,以生全則壽長矣。勝理以治國則法立,法立則天下服矣。故適心之務在於勝理。 〔注解〕 (1) 惡:音ㄨˋ,討厭、憎恨。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七臣七主》1>或以平虛請論七主之過,得六過一是,以還自鏡,以知得失,以繩七臣。得六過一是,呼嗚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勢守數以為常,周聽近遠以續明,皆要審,則法令固。賞罰必,則下服度。不備待而得和,則民反素也。惠王2>豐賞厚賜以竭藏,赦姦縱過以傷法。藏竭則主權衰,法傷則姦門闓,故曰:「泰則反敗矣!」侵主好惡反法以自傷,喜決難知以塞明,從狙而好小察,事無常而法令申,不,則國失勢。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聲。四鄰不計,司聲不聽。則臣下恣行,而國權大傾,不,則所惡及身。勞主不明分職,上下相干,臣主同,則刑振以豐,豐振以刻,去之而亂,臨之而殆,則後世何得。振主3>喜怒無度,嚴誅無赦,臣下振怒,不知所...
輕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程度的大小。《書經.呂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
神道設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聖人順應自然之勢,利用神聖的道德建立教化,以感化萬物,教誨眾人。語本《易經.觀卦.彖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後指以鬼神禍福相因之理,教化世人。《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王莽尚據長安,雖欲以漢為名,其實無所受命,將何以見信於眾乎?宜急立高廟,稱臣奉祠,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人神者也。」今則又指利用鬼神迷信以愚弄人民。
名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以分別尊卑的爵位及車服儀制。《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愚聞為國者慎器與名,為家者畏怨重禍。俱慎名器,則下服其命;輕用怨禍,則家受其殃。」《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豈無鶺鴒,固慎名器。」
欲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好逸惡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人之情欲壽而惡1>夭,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欲逸而惡勞。四欲得,四惡除,則心適矣。四欲之得也,在於勝理。勝理以治身則生全,以生全則壽長矣。勝理以治國則法立,法立則天下服矣。故適心之務在於勝理。 〔注解〕 (1) 惡:音ㄨˋ,討厭、憎恨。
圖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如「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即預言劉季作天子。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為輔。』」《三國演義》第八○回:「祥瑞圖讖,皆虛妄之事;奈何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也作「圖錄」、「圖籙」、「圖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