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2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殿堂下供陳放禮品、婢妾站列的地方。《戰國策.齊策四》:「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後多借指後宮地位卑下的侍妾。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2.泛指微賤而卑下的地位。《管子.輕重己》:「處里為下陳,處師為下通,謂之役。」《資治通鑑.卷二三○.唐紀四十六.德宗興元元年》:「贄極言杞姦邪致亂,上雖貌從,心頗不悅,故劉從一、姜公輔皆自下陳登用,贄恩遇雖隆,未得為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設、排列。如:「陳列」、「陳設」、「五味雜陳」。
述說。如:「陳情」、「陳述」、「面陳」、「鋪陳事理」。
舊的、年代久遠的。如:「陳跡」、「陳舊」、「陳年舊事」、「陳腔濫調」、「推陳出新」。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聊齋志異.卷六.蕭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陳,幸垂援拾。」
高枕無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巿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1>,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
四通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 (2) 陳留:漢縣名。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之南,瀕惠濟河南岸。 (3) 衝:音ㄔㄨㄥ,交通要道。〔參考資料〕 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發現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間的關係。布魯納在其《教學理論之建構》(1966)一書中,對於如何改革教學以促進學習效率一事,有如下陳述: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决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結果。(林怡綺,2007) 教學歷程教師建構適宜的教學情境。呈現教學主題。引導發現的方法或活動。學生提出假設。小組討論或探究活動。發現原...
人傑地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傑出的人出生或到過的地方,就會成為名勝地區。唐.王勃〈滕王閣序〉:「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鏡花緣》第七一回:「古人云:『人傑地靈。』人不傑,地安得靈?」也作「地靈人傑」。
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湊數。如:「濫竽充數」。《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負郭之民賤妾,請有道于相國,不勝其欲,願得充數乎下陳。」
高枕而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巿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1>,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