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6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定比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定比例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不定比例時制(Variable-ratio schedulte,簡稱VR)是指要有幾次行為才能獲得一次增強,其標準是不可預測的,雖然這些行為最後總會獲得增強。(註2) 舉例賭博遊戲就是變動比例增強物。因為有時你可能只賭一次桿就贏錢,而下一次,也許要賭200次才贏錢,你無法預測哪一次拉桿會贏錢,也就是說這種增強方式不是固定的,他可以讓人產生預期心理,所以雖然無法一直得到增強物,卻能夠讓增強的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量。如:「比較」、「比賽」、「比武」、「無與倫比」。
數學上指同類的兩數相除。如:「三比二」。
作譬喻。如:「比方」、「比喻」、「比如」。
摹擬。如:「比畫」。
表示比賽得分的對比。如:「這場球賽的結果為3比1。」
並、靠。如:「肩比肩」。
接連的。如:「天涯若比鄰」。
依附。如:「朋比為奸」。
近來、最近。如:「比來」、「比年」。
屢屢、常常。如:「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如:「入定」、「定靜」、「氣定神閒」。
不可變動的。如:「定局」、「定數」、「定理」、「定律」、「定義」、「定論」、「確定」。
掌握使安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預約、約定。如:「預定」、「內定」、「定情」、「文定之喜」。
確立、不更改。如:「確定」、「決定」、「裁定」、「制定」。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說明某種現象或說法的事物。如:「舉例」、「例證」。
可供比照或依據的標準。如:「慣例」、「判例」、「史無前例」。
合乎某種條件的事物。如:「病例」、「案例」。
規則。如:「凡例」、「條例」。
按規定的。如:「例假日」、「例行公事」。
比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照、援例,拿以往的例子相比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於輕脫。」《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陰識》:「故侍中衛尉關內侯興,典領禁兵,從平天下,當以軍功顯受封爵,又諸舅比例,應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
2.同類的二數量相除為比,此二數相比等於彼二數相比,則四數成為比例。如12:4=3:1。
3.比較同類數量的倍數關係,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如:「教師和學生的比例,已經達到規定的標準。」
4.事物在整體中所占的分量。如:「我國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非一定或絕對,表示不肯定或懷疑的語氣。如:「明天不定會下雨。」、「爺爺明天不定來。」
2.不固定、不穩定。《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此婦人奈其心不定,又和孫二爭叉。」《三國演義》第三七回:「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
3.不成,沒有著落。《七國春秋平話.卷中》:「若講和不定,你敢放我出寨去,使起兵來捉你?」
不定時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就不必那麼守法開車了,所以這種讓人無法預測的作風,就產生了不定時距的用處。(註1) 與比例的比較和不定比例增強方式一樣,在不定時距的增強方式底下,單位時間內的行為頻率高,而且不易消弱。比方說,某老師有一個規定,學生每天都要繳交他們的隨堂習作,但是老師並不檢查每一份作業,而是隨機地抽出三份。如果有學生做得很好,就給這些學生額外的分數。這種不定時距的增強方式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完成他們的課堂作業。但是假如老師在學年半途就悄悄地停止抽查,學生可能永遠不知情;他們也許會認為他們自己的作業剛好沒被抽到。他們不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再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