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4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解其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瞭解其中的道理、原因。《儒林外史》第四回:「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看法。如:「見解」。
答案。如:「解答」、「不得其解」。
明白。如:「了解」、「理解」、「費解」、「諒解」。
鬆脫、免除。如:「解開」、「解脫」、「解除」、「解渴」。
分割、剖分。如:「分解」、「解剖」、「瓦解」、「難分難解」。
陳述、說明。如:「講解」、「解析」、「解釋」、「辯解」、「解說」。
使對立的情況不再持續緊張。如:「排解」、「勸解」、「調解」。
排出大小便。如:「小解」、「解手」。
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
解元:古代科舉鄉試第一名。
解縣:大陸地區山西省內的一縣。姚渠河斜貫其間。有同浦鐵路通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A>相當於「他、他們或他的、他們的」。如:「其貌不揚」、「聽其自然」、「各得其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B>相當於「這、那、那個、這些、那些」。如:「其他」、「其中」、「其餘」、「名副其實」、「文如其人」。
副詞。表示反問或揣測的語氣。如:「其奈我何?」、「豈其然乎?」
助詞。表示語氣的加強。如:「極其」、「尤其」、「何其榮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明瞭、不清楚。《文選.嵇康.琴賦并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儒林外史》第五回:「大哥,我倒不解,他家大老那宗筆下,怎得會補起廩來的?」
2.不散。《文選.枚乘.七發》:「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3.不救助、不幫助。《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難而王不拯。」
退前縮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不定,遲疑不前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