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丘里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里之言」原是指方言、風土、群情等地方的通性,〔莊子.則陽篇〕中舉以為人群異中求同的例證,引申為無私無名、無所不容的自然之道;〔則陽篇〕中說,十姓百家的人群聚居(古者十家為丘,二十家為里)成丘里,聚居的人群自然形成的共同風俗、語言,就是丘里之言丘里之言是將許多不同的集合起來的力量,一旦形成風習,又深深影響個別不同的人,所謂合異為同,散同為異,就是丘里之言的作用。莊子並舉例說:好比說馬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足以稱為馬,唯賴格馬的各部分總合起來,才能稱之為馬,馬的名稱與概念就是「合異為同」。同理,丘陵積土成高,江河積流成海,大人集合眾意為公意,都是「合異為同」的例證。至於自然之道,賅備萬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層行政區域之一,設於鄰之上。如:「里長」、「仁愛里」。
家鄉。如:「故里」、「鄉里」。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今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山、小土堆。如:「丘陵」、「丘壑」、「沙丘」。
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