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4.9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原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立大學之一。前身為中原理工學院,成立於民國四十四年,六十九年改制為「中原大學」。目前設有理、工、商、設計四個學院。現址位於中壢普仁里。
中原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原大學籌創於民國42年(1953),位於桃園縣中壢市,原名基督教中壢農工學院,44年奉准立案定名為私立中原理工學院,設有物理、化學、化工、土木4個學系。54年該校設立夜間部,69年改制為大學,計有理、工、商3學院,至81年又增立設計學院,共有20個學系、16個研究所,全校師生員工近14,000人。
  圖書館成立於44年,初期暫以行政大樓西側教室為館舍,至53年始興建圖書館大樓,建築面積約340坪,共3層,一樓為書庫,二樓為參考室與辦公室,三樓為一般閱覽室。該建築位於行政大樓東南側,格局方正,庭園景觀設計清幽素雅,予人樸實舒暢之感,其為館舍長達20餘年,遷新館後則改由醫工系使用...
私立中原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立中原大學籌創於民國四十二年,原名基督教中壢農工學院,四十四年教育部核准立案時,定名為中原理工學院,於民國六十九年八月一日奉准改制為私立中原大學
  根據一九九二年的統計資料,學校占地約二十四公頃。為承辦八十年第二十二屆全國大專運動會,該校特逐年完成各項設施並擴充各系教學設備,美化校園,全校景觀為之煥然一新。篤信電學大樓完工後,使師生之教學及研究空間增大,以達到理想大學所需之硬體建設。根據民國八十二學年之統計,全校教師人數為三百八十七人,學生一萬二千三百五十七人。
  張靜愚紀念圖書館為六層樓之建築,建築面積達三千七百餘坪,閱覽座位一千五百餘席,目前藏書量可達四十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中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原之中。《詩經.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
2.黃河下游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中國。《文選.張衡.東京賦》:「文德既昭,武節是宣,三農之隙,曜威中原。」唐.魏徵〈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等教育機構。依學科領域分為不同學院,每學院又分若干系所或學程。
2.學成而治國。《禮記.大學》:「大學。」唐.陸徳明.釋文:「鄭云:『大學者,以其記博學而可以為政也。』」
3.《禮記》篇名。相傳為曾子所撰,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至宋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古代成人接受教育的學府。《大戴禮記.保傅》:「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也作「太學」。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自身的「社會文化」當中。在台灣,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理念,最早是由中原大學所倡導,該校於四十週年(1995年)校慶時,揭開「中原四十、邁向全人」,並以「天、人、物、我」四大學習面,開展全人教育的思維與策略)。1999年教育部受到該校辦學方針的感召,提出「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願景。至此,台灣教育界開始有一批學者及實務人士開始深入探究全人教育的學理與實踐基礎,並且陸續有相關的實驗學校開辦,例如台北縣森林小學、苗栗縣全人高級實驗中學、台中縣磊川華德福小學、宜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