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1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杜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uculus saturatus
體長約32公分。有兩種色型,較常見的是灰色型,身體背面以及頭頸為鼠灰色,胸、腹及尾下覆羽為白色底有黑色縱紋;尾羽黑色有白色斑,翼為深灰褐色。雌鳥頸部略帶棕色。另一種較少見的是赤色型,上半部為赤銹色,有黑色橫紋,腹部淺棕色,也有黑色橫紋。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部及東部,於中國南部、喜馬拉雅南部及台灣繁殖,9月之後後自繁殖地南遷到東南亞一帶。
本種的分布海拔範圍很廣,從低海拔的次生林一直到海拔3,600公尺的針葉林都可以發現其蹤影。通常單獨活動,僅有在遷徙時會成小群。以漿果及昆蟲為食,鱗翅目的昆蟲為主食。叫聲為類似吹竹筒的“不-不……不-不-”,因此又稱為筒鳥。叫聲宏亮,每年春末的4月之後就可以常常聽到其特殊的叫聲,常可見站在低海拔山區的電線或是突出的枝頭上大聲鳴叫,至6月之後叫聲就比較少聽到了。屬於托卵性鳥類,卵為白底有紅褐色斑點,會將卵產於其他小型鳥類的巢中,讓其他鳥類將其幼鳥養大,中杜鵑的雛鳥孵出後,會將其他的卵或是雛鳥推出巢外,幼鳥長成之後體型往往比其養父母還帶大上2倍。
鳥綱(Class Aves)
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杜鵑科(Family Cuculidae)
北方中杜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32cm。雄鳥頭、背部及上胸灰色,翼深灰色帶有褐色羽緣。腰及尾上覆羽有橫紋。尾灰黑色,羽軸綴有白斑,末端白色。下胸、腹部白色具多道灰黑色橫帶。尾下覆羽白色有明顯黑橫斑。灰色型雌鳥似雄鳥,但頸側及胸側略帶棕色,背部及翼的褐色較重。赤色型雌鳥頭部及背面全為暗紅褐色,有許多細黑橫斑。眼暗褐色或黃色,具黃色眼圈。喙黑色,下喙基部及嘴裂黃色。腳橙黃色。
喜馬拉雅中杜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32cm。雄鳥頭、背部及上胸灰色,翼深灰色帶有褐色羽緣。腰及尾上覆羽有橫紋。尾灰黑色,羽軸綴有白斑,末端白色。下胸、腹部白色具多道灰黑色橫帶。尾下覆羽白色有明顯黑橫斑。灰色型雌鳥似雄鳥,但頸側及胸側略帶棕色,背部及翼的褐色較重。赤色型雌鳥頭部及背面全為暗紅褐色,有許多細黑橫斑。眼暗褐色或黃色,具黃色眼圈。喙黑色,下喙基部及嘴裂黃色。腳橙黃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鵑:A>一種鳥類。口大尾羽長,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體灰褐色,尾巴有白色橫斑。或稱為「布穀」、「杜宇」。在古代的詩文中,多借喻為離情或思歸的象徵。如:「杜鵑啼血」。B>一種植物。常綠或落葉灌木。品種多。春天開花。
杜鵑窩:A>杜鵑鳥所築的巢。B>比喻精神病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塞、堵塞。如:「杜絕後患」、「防微杜漸」。
鳥名。如:杜鵑,又叫布穀,口大尾長,嘴黑色,吃害蟲,是益鳥。春夏常晝夜不停啼叫,叫聲淒厲。
植物名。如:杜鵑,常綠灌木。四至六月間開紅、紫或白色花,可供觀賞。
姓。
杜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鳥綱鵑形目。口大尾羽長,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體灰褐色,尾巴有白色橫斑,胸腹部有黑色橫條紋,與鷹相似,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啼叫,鳴聲淒厲,能動旅客歸思。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也稱為「杜宇」、「鶗鴃」、「啼鴃」、「鵜鴃」、「子規」。
2.植物名。杜鵑科杜鵑屬。包括玉山杜鵑、唐杜鵑、臺灣杜鵑、馬銀花等約八百種喬木或灌木之通稱。單葉互生。花兩性,合瓣花冠;雄蕊花藥孔裂。蒴果胞背開裂,種子細小,多數。花常顯目,供觀賞。野生之「映山紅」、「羊躑躅」、「西施花」等亦屬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