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杜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riental Cuckoo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uculus saturatus
形態:
體長約32公分。有兩種色型,較常見的是灰色型,身體背面以及頭頸為鼠灰色,胸、腹及尾下覆羽為白色底有黑色縱紋;尾羽黑色有白色斑,翼為深灰褐色。雌鳥頸部略帶棕色。另一種較少見的是赤色型,上半部為赤銹色,有黑色橫紋,腹部淺棕色,也有黑色橫紋。
分布: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部及東部,於中國南部、喜馬拉雅南部及台灣繁殖,9月之後後自繁殖地南遷到東南亞一帶。
生態習性:
本種的分布海拔範圍很廣,從低海拔的次生林一直到海拔3,600公尺的針葉林都可以發現其蹤影。通常單獨活動,僅有在遷徙時會成小群。以漿果及昆蟲為食,鱗翅目的昆蟲為主食。叫聲為類似吹竹筒的“不-不……不-不-”,因此又稱為筒鳥。叫聲宏亮,每年春末的4月之後就可以常常聽到其特殊的叫聲,常可見站在低海拔山區的電線或是突出的枝頭上大聲鳴叫,至6月之後叫聲就比較少聽到了。屬於托卵性鳥類,卵為白底有紅褐色斑點,會將卵產於其他小型鳥類的巢中,讓其他鳥類將其幼鳥養大,中杜鵑的雛鳥孵出後,會將其他的卵或是雛鳥推出巢外,幼鳥長成之後體型往往比其養父母還帶大上2倍。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科:
杜鵑科(Family Cucul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杜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