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1.6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亞特蘭大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係由亞歷山大(Dorothy Moses Alexander)在1929年所創立,是美國東南部最早的芭蕾舞團,當時舞團名稱是「舞蹈音樂會團」(Dance Concert Group),在1940年更名為「亞特蘭大市立芭蕾」(Atlanta Civic Ballet),1967年才又更名為「亞特蘭大芭蕾舞團」(The Atlanta Ballet)。1968年在亞歷山大退休後由羅勃.巴涅特(Robert Barnett)繼任藝術指導。該團已是美國及國際間知名的團體。在1956年亞歷山大主辦了美國第一個地區性芭蕾舞蹈季,同時創立了「國家地區性芭蕾舞協會」,也是全國四百個地區性舞蹈團創立先例。...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 1990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的、次一等的。如:「亞軍」、「亞熱帶」、「孟子亞聖」。
亞洲的簡稱。如:「東南亞」、「亞太地區」、「歐亞大陸」。
發語詞。同「阿」。如:「亞爹」、「亞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苞待放的花朵。如:「花蕾」。
芭蕾:一種十五世紀源自義大利宮廷的舞蹈。強調足尖舞蹈技巧,舞姿輕盈優雅,並以動作表現多種感情。如:「她從小就學芭蕾。」
譯音用字。如:「蕾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眾不同、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如:「特別」、「特等」、「特徵」、「特大號」、「特立獨行」。
特別、專門。如:「特寫」、「特地」、「特派」。
但、只是。如:「不特」、「非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芭蕾:一種十五世紀源自義大利宮廷的舞蹈。強調足尖舞蹈技巧,舞姿輕盈優雅,並以動作表現多種感情。如:「她從六歲時就開始學芭蕾。」
芭樂:番石榴的別稱。如:「他最喜歡吃芭樂。」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大色綠,長圓形。夏日開淡黃色不整齊花。果實也稱為「芭蕉」,肉質肥大,氣味香甜。產於亞熱帶地區,與熱帶所產的香蕉形似而實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如:「團扇」。
集結成球狀的事物。如:「麵團」、「紙團」、「肉團」。
聚集、凝結。如:「團拜」、「團購」、「團結」、「團聚」、「團圓」、「團團露珠」。
同類性質的物體大量結集的聚合物。如:「星團」、「疑團」、「冷氣團」。
因特定性質或共同目的而組織聚集的群體。如:「團體」、「社團」、「馬戲團」、「旅行團」、「合唱團」。
形容轉圈的樣子。如:「團團轉」、「團團打轉」。
軍隊的編制之一。如:「軍團」。
量詞。A>用於計算團狀物的單位。如:「一團毛線」、「兩團泥巴」。B>用於計算成團狀態的單位。「一團亂」、「一團和氣」、「擠成一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多數叢生,細長而尖,平行脈。花莖自葉中抽出,花味清幽。品種甚多,如素心蘭、報歲蘭、美齡蘭等。
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一公尺半,葉對生、平滑,葉緣有鋸齒,全株有香氣。秋日開花,花色淡紫,可供觀賞。生於山野、河邊等地。或稱為「香草」。
芭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Ballet一詞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Florence)。意指含有戲劇內容的舞蹈。Ballet為Balletto的複數,義大利語Balletto即「舞蹈」之意〔見巴利托(Balletto)〕,原意並無戲劇之含意,十四、十五世紀間,盛行於米蘭與翡冷翠等地區的權貴之間,是屬娛樂性之社交舞又稱為「Balletto」,直至十六世紀初,佛羅倫斯的凱薩琳.梅迪西(Catherine de Medicis)公主,自義大利嫁到法國成為華洛斯(Valois)王朝、法王亨利二世的皇后時,她將各種義大利藝術帶進法國宮廷,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義大利貴族、富賈最喜愛的餘興節目 ── 芭蕾(Ba...
盧原英了《舞劇與古典舞蹈》1985、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