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8.4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京師同文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師同文館之設置,肇因於清末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清廷苦於欠缺適當的外交人才以擔負交涉折衝重任;尤其咸豐十年(1860),第二次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喪權割地,創鉅痛深,清廷更深深體會「外國交涉事件,必先議其情形,……欲悉各國情形,必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故下定決心,由造就外語人才從頭做起,乃仿俄羅斯館章程規制,設置了外國語學堂以培養外交和翻譯人員,供總理衙門及各使館之用。
  同文館由此於同治元年(1862)首先創立,歸總理衙門管理;初只設置英文館,聘英人巴登(J.S. Burdon)為英文教習,漢人徐樹琳為漢文教習。其後相繼添設法文館、俄文館(1863)、德文館(187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如:「老師」、「教師」、「師徒」。
學習、效法。如:「師法」、「師事」、「師古」。
榜樣、表率。如:「萬世師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醫師」、「律師」、「理髮師」、「鋼琴師」。
對道士或僧尼的尊稱。如:「法師」、「禪師」。
軍隊的編制單位。或泛指軍隊。如:「師團」、「誓師北伐」、「班師回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旅客住宿的地方。如:「旅館」、「賓館」、「會館」。
供人從事某些活動的場所、商店。如:「餐館」、「茶館」、「美術館」、「圖書館」、「照相館」。
政府機關單位的名稱。如:「大使館」、「領事館」、「國史館」。
古代教授學徒的場所。如:「蒙館」、「開館授徒」。
館子:餐館的簡稱。如:「上館子」、「吃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首都。如:「京城」、「京師」、「京都」、「帝京」。
京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都。《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三國演義》第二回:「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也稱為「京都」、「京國」、「京城」。
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的文字相同。《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漢書.卷三○.藝文志》:「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
同文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咸豐十年(西元1862)在北京所創立的外語專門機構。分為英、法、德、俄、日文等科,造就外交、翻譯人才。《孽海花》第二回:「我卻曉得去年三月,京裡開了同文館,考取聰俊子弟,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清史稿.卷一○七.選舉志二》:「震於列強之船堅砲利,急須養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故其時首先設置之學校,曰京師同文館,曰上海廣方言館。」
蔡錫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毅若,清福建龍溪人,生卒年不詳。畢業於京師同文館,隨使美國,通速記術。著有《傳音快字》一書,為中文速記最早之著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