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他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動的對稱。
他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學中的一種動詞。表示動作,常以動作以外的事物為對象。也稱為「及物動詞」、「外動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人稱代詞,指你、我以外的第三人。如:「他們」、「你我他」。
別的、另外的。如:「他鄉」、「他日」、「他人」、「他山之石」。
虛指,無固定意義。用在動詞和數量詞之間。如:「吃他一頓」、「唱他幾句」、「喝他幾杯」。
別的地方或其餘的事情。如:「其他」、「離我他去」、「顧左右而言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狐假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敢吃我嗎?天帝已命我為百獸之王,你若吃我就是違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後面,看看其他動物見到我有什麼反應。』於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後面,所有動物看到都嚇得逃走。老虎以為牠們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實野獸們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領地,有超過百萬的大軍,但統御軍隊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諸國其實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軍隊啊!猶如野獸們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樣。」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逗留、拖延。如:「他動作緩慢,摸了半天才出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類、昆蟲或其他動物的窩。《說文解字.巢部》:「巢,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如:「鳥巢」、「蜂巢」。《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長安城南有鼠銜黃蒿、柏葉,上民冢柏及榆樹上為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跨坐馬、其他動物或車輛之上,並加以操控前進。[例]騎馬、騎車、騎牛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體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肉體」、「人體」。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stein,2004)  永恆主義教育哲學注重心靈之陶冶與訓練,認為人天生具有認知的能力,不僅與其他動物有著程度上的差異,在種類上亦截然不同,而且唯有人類才擁有高超的智性。由於人類天賦地具有智慧,故能區分善惡,辨別美醜;又由於人有智慧,故有自由,可作善惡之選擇。教育應發展人的理性,藉著智能的訓練以了解宇宙的真理,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任何時代與社會也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使人成為人」。 教育主張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人的本質有共通性,每位學生都應接受相同的教育。知識有共通性,所以每位學生都應該學習基本教材,認識真理:教育是要學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