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任由     
瀏覽人次:1452 收藏人次:121240
任憑、聽由。如:「本餐廳的沙拉吧,任由取用。」
    
瀏覽人次:43986 收藏人次:4492371
4.聽憑。[例]任意、任由、任其自然
    
瀏覽人次:16016 收藏人次:3795403
自、從。如:「由來」、「由上而下」、「由南到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原因。如:「原由」、「理由」、「事由」、「由於」。
依從、任從。如:「由不得你」、「信不信由你」。
根據。如:「由此可知」。
經過。如:「觀其所由」、「行不由徑」。
出自。如:「由衷之言」。
歸、屬。如:「這件工作由他負責。」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37419 收藏人次:3428585
「信口開河」之「河」,典源作「合」。任由嘴巴隨意開合,指不加思索地隨口說出。※#語或本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後用「信口開河」比喻隨口亂說。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33326 收藏人次:8744974
3.任由、任憑。如:「聽其自然」、「悉聽尊便」、「聽天由命」。《西遊記》第九回:「這江州有個金山寺、焦山寺,聽你在那個寺裡去。」
出爾反爾     
瀏覽人次:31437 收藏人次:1098407
據《孟子.梁惠王下》載,春秋時,鄒國與魯國爭戰,鄒國人民皆不願為國家效死,讓鄒穆公非常的生氣與無奈。孟子告訴他說:「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當他們遭遇饑荒時,官吏們對朝廷隱瞞災情,任由災民流離失所,餓倒街頭,現在他們當然會用這樣的態度回報。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說:『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將會同樣的回報在你身上。』若是您從此施行仁政,未來人民一定也會有相對的報答。」後來「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今則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21105 收藏人次:4233958
3.任由己意私自行事。[例]擅入、擅改、擅離職守
    
瀏覽人次:18077 收藏人次:5727373
3.放縱、任由。如:「放聲高歌」、「放言高論」。《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蓬頭垢面     
瀏覽人次:15578 收藏人次:474554
「蓬頭垢面」原作「亂首垢面」。《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記載,漢成帝陽朔年間,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生病,他在一旁服侍時,藥都是自己嚐過後才端給王鳳喝,也無心整理容貌,任由頭髮散亂、臉面汙穢,一連幾個月都沒脫衣服上床休息。後來「蓬頭垢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亂首垢面」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的樣子。
不了了之     
瀏覽人次:6963 收藏人次:145768
因事情很難處理,結果任由它去。通常用來諷刺不負責任的態度。如:「這垃圾場的問題經過幾番爭執,結果也就不了了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