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惟     
瀏覽人次:2199 收藏人次:0
俯身思想。是下對上的謙敬之詞,多用於奏章、書信。《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伏惟聖主之恩,不可勝量。君子遊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文選.李密.陳情表》:「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瀏覽人次:58656 收藏人次:2713731
1.思考、思量。[例]思惟、伏惟
    
瀏覽人次:17440 收藏人次:2561699
趴著。如:「伏案」、「伏地挺身」。
屈服。如:「伏罪」、「伏法」。
隱藏。如:「伏兵」、「潛伏」、「伏筆」、「埋伏」、「晝伏夜出」。
低下去。如:「起伏不定」、「此起彼伏」。
伏天:盛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內,稱為「伏天」。前十日為「初伏」,中十日為「中伏」,末十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為夏季最熱的時期。或稱為「伏日」。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61538 收藏人次:3944334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據《蘇軾文集.卷四七.啟》引)伏惟致政觀文少師。全德難名,巨材不器。事業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師。功存社稷,而人不知。躬履艱難,而節乃見。縱使耄期篤老,猶當就見質疑。而乃力辭於未及之年,退託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1>,大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注解〕
(1) 大勇若怯:指十分勇敢的人,往往表面看起來似乎怯懦。見「大勇若怯」。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61352 收藏人次:4906263
fēng yǔ釋義︰猶「櫛風沐雨」。見「櫛風沐雨」條。
01.《舊唐書.卷一四○.韋皋列傳》:「伏惟太宗櫛沐風雨,經營廟朝,將垂二百年。」
02.宋.蘇舜欽〈夏熱晝寢感詠〉詩:「夏禹惜寸陰,窮治萬水源,櫛沐風雨中,子哭不入門。」 參考詞語︰風櫛雨沐注音︰ㄈㄥ ㄐ|ㄝˊ ㄩˇ ㄇㄨˋ漢語拼音︰fēng jié yǔ mù釋義︰猶「櫛風沐雨」。見「櫛風沐雨」條。
01.《元史.卷六九.禮樂志三》:「相我祖宗,風櫛雨沐。昔同其勞,今共茲福。」
敝帚自珍     
瀏覽人次:52052 收藏人次:3369131
01.《古儷府》卷九引唐.李善〈道注文選表〉:「伏惟陛下經緯成德,文思垂風。孰可撮壤崇山,道涓宗海。臣蓬衡蕞品,樗散陋姿。……故勉十舍之勞,寄三餘之暇,弋釣書部,願言註輯。殺青甫就,輕用上聞。敝帚自珍,緘石知繆。敢有塵於廣內,庶無遺於小說。」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31356 收藏人次:1623757
脩不謹,連年被疾,為朝廷憂念。皇太后、陛下哀憐臣彊,感動發中,數遣使者太醫令丞方伎道術,絡驛不絕。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 ◎3《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罷遣鮮卑、烏桓、羌胡兵,封蘇拔廆為率眾王,又賜金帛。鄧鴻還京師,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後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書,以致反畔,皆徵下獄死,以鴈門太守龐奮行度遼將軍。逢侯於塞外分為二部,自領右部屯涿邪山下。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數百里。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畔,還入朔方塞,龐奮迎受慰納之。其勝兵四千人,弱小萬餘口悉降,以分處北邊諸郡。南單于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始與安國同謀,欲考問之。烏居戰將數千人遂復反畔,出塞外山谷閒,...
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24733 收藏人次:1444161
「無與倫比」的「倫比」,是可以互相匹敵的意思。如唐.韓愈〈論佛骨表〉:「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便是形容皇帝莊嚴尊貴、英明武勇,千百年以來,沒有別人可以相比。在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漢獻帝只是傀儡,沒有實權。後來,曹操病死,曹丕繼位為魏王,想要篡奪漢室,又不想落人口實,便逼漢獻帝「禪讓」,自己故作推辭,如此三次之後方才接受帝位。華歆時為相國,曾與其他公卿一同上言,請曹丕接受禪讓。在文中華歆盛讚曹丕的德行「無有為比」,意思就是說︰德行十分崇高,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後來「無與倫比」這句成語可;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沒有能比得上的。
拭目以待     
瀏覽人次:24514 收藏人次:3806907
參考詞語︰拭目以俟注音︰ㄕˋ ㄇㄨˋ |ˇ ㄙˋ漢語拼音︰shì mù yǐ sì釋義︰俟,等待。「拭目以俟」即「拭目以待」。見「拭目以待」條。
01.宋.楊萬里〈答普州李知府書〉:「伏惟財幸筆橐之除,方且拭目以俟。」
02.明.徐光啟〈焦氏澹園續集序〉︰「主上眷惟求舊,方且虛席泰階,居先生于玉鉉大斗之間,燮和翼贊,殆將進而為伊傅周召之文,是則見龍在田,天下文明者乎?余小子敬拭目以俟之。」 參考詞語︰拭目而待注音︰ㄕˋ ㄇㄨˋ ㄦˊ ㄉㄞˋ漢語拼音︰shì mù ér dài釋義︰即「拭目以待」。見「拭目以待」條。
01.《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
    
瀏覽人次:22394 收藏人次:4036065
2.品嘗、玩味。《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下》:「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嬰憤忍酷。」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