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7.5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受到制裁,處了死刑。《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螘何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承認、承受。如:「伏罪」、「伏法」。《文選.班彪.王命論》:「遇折足之凶,伏斧鉞之誅。」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螘1>何異?而世又不與2>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3>就死耳。何也?素4>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注解〕 (1) 螻螘:螞蟻。螘,音|ˇ,同「蟻」。 (2) 與:音ㄩˋ,讚許。 (3) 卒:音ㄗㄨˊ,最後。 (4) 素:平日。
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能抵罪。[例]那名凶手殺人無數,如今伏法,真是死有餘辜。
伏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法、受死。《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蔡脩亦以復辟之謗伏誅。童貫初貶惡州居住,量移郴州。」《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何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或不能。《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文選.東方朔.答客難》:「賢與不肖,何以異哉?」
拍手稱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手,表示滿意、痛快。拍手稱快形容正義伸張或公憤消除時高興痛快的樣子。[例]那個連續殺人犯伏法,不知多少人拍手稱快。
素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日的品行。[例]那傢伙時常危害鄉里,素行不良,如今伏法,人人稱快。
時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或當前國家社會的情勢。如:「有為者應為國家社會興利除弊,以挽救時局於當下。」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篇.卷四.宗藩.楚宗伏法》:「前案失之苛,後案失之縱,皆時局使然,非通論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