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從師學習。《禮記.曲禮上》:「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2.後世的學者。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六.中庸章句序》:「所以繼往聖,開來學,其功反有賢於堯舜者。」明.宋廉〈筆記序〉:「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教育未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教育未來學1.1 概念1.2 沿革1.3 研究內容1.4 研究狀況1.5 教育目標 教育未來學教育未來學是指運用未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發展趨勢、預測教育發展未來,並在研究和預測過程中探索和發展適合於教育未來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和評估的科學。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後不斷得到發展,如1...
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為描述或預測未來世界而發展成的新興學問。主要的工作是對未來社會的預測,從事理論與實證的研究,並求其系統化和總合化,但也可包括對未來問題解決之道的探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去」相反。如:「來人」、「往來」、「來日方長」、「來來去去」。
表有餘或不足,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如:「十來歲」、「三十來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稱呼。〔參考資料〕 ■宋.陸佃〈太學策問〉(據《陶山集.卷九.策問》引)大學之道,方興未艾也,士之來學者,蓋已千數。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煇既得其說,竊惟主上孝奉三宮,十年一講盛禮,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庶幾名器增重,不致冒濫,人得以為榮。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禮儀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說話很有分量。《歧路燈》第五回:「李瞻岱來學中備了一分禮,央前任寅兄與我說:『二位老師,一言九鼎。』誰知婁昭不肯去也罷了,他還推到他哥身上。」
包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名氏〈黃帝宅經序〉近來學者多攻五姓八宅,黃道白方,例皆違犯大經,未免災咎。所以人犯修動,致令造者不居,卻毀陰陽而無據效,豈不痛哉!況先賢垂籍,誡勖昭彰,人自冥蒙,日用而不識其象者,日月、乾坤1>、寒暑、雌雄、晝夜、陰陽等,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運變無形,而能化物大矣哉! 〔注解〕 (1) 乾坤:本是易經上的兩個卦名,後借稱天地、陰陽、男女、夫婦、日月等。
繼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周敦頤,號濂溪。精於《易》學,喜歡談論名理,提出無極、太極、理、氣、心、性、命等哲學理論,以及立誠、主靜學說,為道學的創始人。他的學生程顥、程頤兄弟,世稱「二程」,則是理學的奠基人。隆興府學教授黃灝,在學堂裡供奉三人的牌位,藉此傳揚他們的學說思想,並且寫信告訴朱熹,希望朱熹寫一篇文章記下這件事。於是朱熹就寫下這篇〈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內容有一段寫道:「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意思是說:濂溪先生繼承了以往聖賢的學說,並且為後人開啟未來的道路,有功於世。後來「繼往開來」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務的教育哲學觀,尊重孩子的學習自主權及能力,強調在真實的情境脈絡下,透過有目的的聽說讀寫及各種策略來學習不可分割的語文,就是主張語文的學習要有完整的意義及情境,先學整體,然後再從整體到部分;並統整各學科經驗。全語教師與孩子共同規劃課程,組織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以建構有意義的學習。(黃雲溎,2002) 全語文的理論架構(引自黃雲溎,2002)語言學習是整體的:全語文主張使用文學作品為課程及閱讀教學的架構,讓學生從「學習語文」(learning language)、「關於語文學習」(learning about langu...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