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例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做為例證的句子。如:「他舉了很多例句來解釋他的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組成,含有主語、述語而能表達完整意思的稱為「句」。如:「造句」、「句子」、「句型」、「詩句」、「語句」。
句讀:文章休止和停頓的地方。文中語意完足的稱為「句」,語意未完而可稍作停頓的稱為「讀」。
量詞。用於計算言語的單位。如:「三句話不離本行。」
姓。
譯音用字。如:「高句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說明某種現象或說法的事物。如:「舉例」、「例證」。
可供比照或依據的標準。如:「慣例」、「判例」、「史無前例」。
合乎某種條件的事物。如:「病例」、「案例」。
規則。如:「凡例」、「條例」。
按規定的。如:「例假日」、「例行公事」。
韜光養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相近辭4 相反辭5 例句6 修辭7 參考資料 解釋比喻隱藏自身的才能,將才華與聲勢隱藏起來,隱居世外,不被人所知,不顯於世。韜:隱藏隱匿。 晦:比喻隱藏才能,隱晦韜:ㄊㄠ 出處《舊唐書宣帝記》南朝梁 蕭統《靖節先生傳序》:「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相近辭遵時養晦 全身葆真 披褐懷玉 相反辭露才楊己 鋒芒畢露 例句中國古代在兵馬倥傯之際,文人有兩種路途,一是捨身救世;另一即是韜光養晦,隱於世外,不究外間之事。 修辭譬...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釋義濡,濕潤。沫,唾液。魚在陸地上,彼此以唾沫來潤溼對方。形容患難時互相救濟扶助。 2.出處《莊子.大宗師》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1>,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2>,相濡3>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1出處2 一.2解釋3 二、故事3.1 三、1相似詞3.2 三、2相反詞4 四、例句 一、1出處《漢書‧楊惲傳》:「惲聞匈奴降者道單于見殺,惲曰:『得不肖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自令身無處所。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一.2解釋貉是一種長的像狐狸但體型較小的動物,毛呈現黃褐色,可做皮袍。「一丘之貉」是指生長在同一個生長在桐一個山丘中的貉,品種都一模一樣;比喻彼此格調都不高,差不了多少。 二、故事漢朝時有一個人叫做楊惲,家世極好,從小就受到好的教育,尚未成年...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求甚解,生吞活剝反義:窮源竟委,融會貫通辨似: 「囫圇吞棗」及「生吞活剝」都比喻學習中不認真分析思考,不深入理解。 「囫圇吞棗」側重於不求理解,含糊籠統地學習;「生吞活剝」側重於抄襲別人的經驗與成果。 囫圇吞棗 生吞活剝 辨似例句 ○ ㄨ 讀書不可~,方能體會其中精華所在。 ㄨ ○ 這部電影的情節,根本就是把外國作品~地抄襲過來。
鍥而不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例句4 辨誤 出處《荀子‧勸學》:「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解釋雕刻ㄧ件東西,ㄧ直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堅持不懈。 例句學習要有鍥而不懈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 辨誤「鍥」不能誤讀為「ㄑㄧˋ」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於事無補,無濟於事反義:不無小補,大有助益辨似: 「杯水車薪」及「無濟於事」都有無法解決問題的意思。 「杯水車薪」是因力量微弱而沒有用處;「無濟於事」沒有特指力量微弱,運用範圍較廣。 杯水車薪 無濟於事 辨似例句 ○ ○ 我這一點錢對你來說可能是~,但解燃眉之急應有點幫助。 ㄨ ○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你再怎麼怪他也~了。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書經.武成》(武)王若曰:「嗚乎!群后!……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惟九年,大統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1>,將有大正2>于商3>。今商王受4>無道,暴殄天物5>,害虐烝6>民,為天下逋逃7>主,萃淵藪8>。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注解〕(1) 周王發: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