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0.6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聽到。《老殘遊記》第二回:「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
2.悅耳、中聽。如:「不堪入耳」。《文明小史》第四○回:「那河裡更是畫舫笙歌,悠揚入耳。」
不堪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辦法聽進去。形容言語粗魯、下流,使人無法接受。《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見他們所說的都是一派汙穢之言,不堪入耳。」
出口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後泛指兩人私下談論,謹守祕密,不讓別人知道。《後漢書.卷三六.張霸傳》:「溫前執其手曰:『子忠於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為當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誰今知之!』」
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耳,別人說的話不合己意。如:「這句話真不入耳。」也作「不中聽」。
聽毋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採納他人意見。例:吾老妹當硬殼,勸佢个話全部聽毋入耳。(我妹妹很固執,規勸她的話全都聽不進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紅樓夢》第一一八回:「賈芸便去回邢王二夫人,說得錦上添花。王夫人聽了雖然入耳,只是不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沉、低沉。《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老殘遊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
抑揚頓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抑揚頓挫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之聲響高低轉折,富變化又有節奏。《老殘遊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也作「頓挫抑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