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8.6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在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在語言是指未發出聲音來的語言,係個人內心中的語言。蘇俄心理學之父韋考斯基(L.S. Vygotsky)在其著作〔思考與語言〕(Thought and Language)一書中,有相關的描述。韋氏認為兒童從二歲開始即會思考,思考與語言開始交互影響。
  韋氏重新分析皮亞傑(Jean Piaget)所說的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皮氏認為最初幼童說話時通常不顧聽者的觀點,但是這種自我中心語言會隨著兒童社會化之後遞減,於是出現社會性語言(socialized speech)。韋氏認為此時兒童的自我中心語言並未消失,只是變成內在語言,同時有別於外在語言(ex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處於。如:「在職」、「在任」、「在位」。
存、存活。如:「健在」、「青山長在」、「精神永在」。
依靠、決定。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副詞。表示動作正進行中。如:「正在」、「我在聽音樂。」、「奶奶在看電視。」
介詞。放在時間、處所、範圍的前面:A>表示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B>表示處所。如:「老師在黑板寫字。」C>表範圍。如:「在心理學方面,他是個專家。」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面的。與「外」相對。如:「內部」、「內科」、「室內」、「內衣」、「國內」、「內在美」。
隱藏的、暗中的。如:「內情」、「內定」。
稱自己的妻子或妻方的親屬。如:「內人」、「內兄」、「內親」、「內姪」、「賢內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內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於事物內部的實質內涵。如:「人不能光憑外表,內在也要充實。」
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大戴禮記.五帝德》:「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三國演義》第一一回:「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
維果斯基的社會歷史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維果斯基的社會歷史論強調,人類高層次的心智發展源自歷史文化的傳承及個人的社會經驗。其論點堪為教育理論基礎者有二:(1)符號化(symbolization)與認知的同步發展;(2)人際間社會性的互動對於簡單心智能力轉趨複雜的貢獻。首先,維果斯斯主張人類符號化賦予符號(包含語文或非語文)意義的過程是心智成長與思維精進的主要機制。 內容說明以使用語言文字的程度來看,兒童認知發展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個階段:1.非語文期:未能使用制式的語言文字符號來表達意念,如利用哭笑等有意義的聲音來表達好惡等意念;又或是舉手指向遠方玩具表示尋求成人援助以取得該玩具。2....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