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在語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ner Speech
作者: 陳長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內在語言是指未發出聲音來的語言,係個人內心中的語言。蘇俄心理學之父韋考斯基(L.S. Vygotsky)在其著作〔思考與語言〕(Thought and Language)一書中,有相關的描述。韋氏認為兒童從二歲開始即會思考,思考與語言開始交互影響。
  韋氏重新分析皮亞傑(Jean Piaget)所說的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皮氏認為最初幼童說話時通常不顧聽者的觀點,但是這種自我中心語言會隨著兒童社會化之後遞減,於是出現社會性語言(socialized speech)。韋氏認為此時兒童的自我中心語言並未消失,只是變成內在語言,同時有別於外在語言(external speech)。
  內在語言在規範思考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其結構和功能可從沃納與卡普連(H. Werner & B. Kaplan)的歸納中一探究竟。由於內在語言是靜默無聲的,所以成了思考中的快速媒介。內在語言也是一種表徵的濃縮版。韋氏觀察到內在語言很典型地使用述語(predicates);由於內在語言係為個人而發的語言,若特別標明主詞,則顯得累贅。據此而言,內在語言宛如二個熟人之間的語言。在一個三人對話的情境中,若其中二人為熟人,第三者與此二人則不太熟悉,那麼二個熟人間的溝通有時僅一個字或一個手勢即可,而第三者則需把事情說得清清楚楚。
  內在語言中,一個字即可包含許多意義。它所傳達的字義,個人的意義甚於傳統的意義。這種情形使得內在語言成為很豐富的媒介。
  韋氏認為內在語言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認知運作的計畫(the planning of cognitive operations)。他以心智架構來說明內在語言;藉著內在語言,一個人可以計畫並組織其思考。例如,要做飯或換輪胎時,內在語言可以導引所有的動作,直到工作完成為止。
  至於內在語言與外在語言的關係,麥克尼爾(D. McNeil)認為姿勢是思考過程的直接表達,於是產生外在語言。在話說出來以前,內在語言會先代表所欲表達的含義。內在語言常伴隨著心像,而姿勢係心像的外顯行為,因此,外在語言乃內在語言的發音。
  在輔導諮商的工作中(例如D. Meichenhaum的自我教導訓練法中),諮商人員常教導當事人改用正確的、積極的內在語言來替代不正確的、消極的內在語言,以改變當事人對自己的看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在語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