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冀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泛指中原地區。《楚辭.屈原.九歌.雲中君》:「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區域劃分的單位。如:「揚州」、「加州」、「佛羅里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如:「希冀」、「冀望」。
大陸地區河北省的簡稱。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湯問》太形王屋1>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2>,本在冀州3>之南,河陽4>之北。北山愚公5>者, 年且6>九十,面山而居。懲7>山北之塞8>,出入之迂9>也,聚室10>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11>,指通12>豫南13>,達于漢陰14>,可乎?」雜然相許15>。其妻獻疑16>曰:「以君17>之力,曾18>不能損魁父之丘19>。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20>,叩石墾壤21>,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22>有遺男23>,始齔24>,跳25>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26>!以殘年餘力,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如:「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冀州之人也。」
迂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曲折迴旋。唐.王勃〈還冀州別洛下知己序〉:「登鄂阪而迂迴,入邙山而北走。」也作「迂回」、「紆迴」。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公孫瓚據有冀州,與袁紹對峙,情勢本大有可為。但在一連串的戰爭之中,公孫瓚敗多勝少,原本的雄心壯志逐漸地消磨殆盡,於是興起了避世的念頭。公孫瓚找到了易守難攻的易京做為據點,將之建築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先在堡壘的外圍挖掘了十道塹壕,又在其內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築高樓,自己便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忘記了進取之心,加上他親近小人,無法任用賢能...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奄:音|ㄢˇ,急遽、匆促。 2、「殘年」:《列子.湯問》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1>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2>!以殘年餘力,曾3>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注解〕 (1) 河曲智叟:一位住在黃...
悠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長遠貌。宋.洪适《隸釋.卷八.冀州從事張表碑》:「世雖短兮名悠長,位雖少兮功悠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