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科     
瀏覽人次:226 收藏人次:0
分門別類。如:「分科教學」、「分科診療」。
分科課程     
瀏覽人次:1254 收藏人次:0
分科課程/科目課程(subject curriculum)分科課程,通常又被稱為科目課程,不少人把它成為學科課程。其實這是不確切的。現代課程理論中所講的「學科課程」的英文是「discipline curriculum」,它含有學科綜合性的意思;而「科目課程」強調的是分科。兩者之間的區別應該說是明確的。分科
分科視導     
瀏覽人次:43 收藏人次:0
  分科視導係指視導人員依其專長針對各學科之教學過程及教學成果進行視導。擔任視導之人員亦多具備該學科之專長。此種分科視導,包括下列型態:(1)教育行政機關設置之分科督學,〔臺灣省各縣市政府教育局督學設置標準〕即規定:體育、美術、音樂可酌設分科督學,專門負責該特定學科之視導。(2)師範院校對輔導區學校之分科教學輔導,由輔導教授按其專長擔任某一學科之輔導。(3)教育行政機關指導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組成國民教育輔導團,分科遴選具學科專長之教師,巡迴各校進行教學輔導。
  分科視導之過程,通常包括參觀教學演示及座談研討,其目的在改進各科教材教法,提升教學效果。
    
瀏覽人次:25027 收藏人次:10482265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如:「分割」、「分離」。
配與。如:「母鳥將捉回來的小蟲分給小鳥吃。」
分擔。如:「分憂解勞」。
辨別。如:「分辨是非」。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
區別、不一樣之處。如:「大小之分」、「人我之分」。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約分」、「二分之一」。
評定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量詞:A>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B>用於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C>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D>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只花五分鐘的時間,就完成這項實驗。」E>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F>用於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逢人只說三分話」、「一分努力,一分收穫。」
名位、權利、義務等的範圍、限度。如:「身分」、「名分」、「本分」。
整體中的局部。如:「部分」。
    
瀏覽人次:11775 收藏人次:3661641
專門的類別、項目。如:「百科」、「內科」、「科目」、「外科」、「理科」、「文科」、「文書科」、「人事科」。
法律、條目。如:「作奸犯科」、「金科玉律」。
定罪,用法律加以處罰。如:「科罪」、「科以罰金」。
機關內分別辦事的單位。如:「兵役科」、「文書科」、「人事科」。
古典戲曲中演員的動作。如:「科白」。
生物學上的分類之一。如:「貓科」、「禾本科」、「草本科」、「薔薇科」。
科班:A>招收兒童學戲的戲班。B>傳統正規的教育。如:「他是科班出身的,所以做起事來,一點也不含糊。」C>比喻基層的職務。如:「新任的總經理是由科班上來的。」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56124 收藏人次:3328133
跼蹐不安;人家也就看他不起。那總辦更是當他小孩子一般看待。 〔注解〕
(1) 部曹:古代官署或部門分科辦事,因此明清時代稱掌管各部門的職官為部曹。
(2) 頂子:指官帽上的「頂珠」。清朝官員的冠頂飾物,用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製成,以頂珠的顏色與質地來區別官階的高低。
    
瀏覽人次:15266 收藏人次:3085442
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檔案評量     
瀏覽人次:11800 收藏人次:468350
目錄1 檔案評量1.1 檔案評量的特色1.2 中英文關鍵字1.3 參考資料 檔案評量  檔案評量(portfolio evaluation)指蒐集學生在最近一段時間之內,所留存下來有關學業成績的資料,做為評定其成績高低的評量根據。檔案評量的資料包括很多方面,除模範生獎狀代表學生整體學業優良之外,分科資料如閱讀報告、週記、信件、演講稿等,即可視為語文科的檔案;家庭作業中數學練習題或參加過數學比賽的成績,即可視為數學科的檔案;參觀科學館的心得報告或登山旅行所做的遊記,即可視為自然科的檔案;參觀民俗表演或聆聽競選演說後所寫的記...
統整課程     
瀏覽人次:8355 收藏人次:217005
碎是學校教育結構的深層部分,而這在學科專業課程、課表及其他中學裡更是明顯。然而愈來愈多研究證實,比起分科課程,統整課程卻可以使知識更為學生所接受,且因為其將知識置於情境中,故對學生而言,知識變得更有意義了。而這種知識的情境化使得知識更為學生所接受,尤其當這些情境與學生生活情境相聯結時。對於個人及團體而言,知識是一種於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動態工具。在這層意義上,知識是一種力量,因為其提供人類控制生活的手段。當吾人將知識視為是統整時,則可以自由地界定問題,並使用廣泛的知識來解決。對於分枓課程的主要批評是其只包含反映高級文化社會及...
核心課程     
瀏覽人次:7167 收藏人次:235784
tion)共進行了八年研究,設法將核心課程用於中學,獲得當時教育界的重視。 核心課程的興起1. 傳統分科教材造成學生片段學習,無法獲得完整的概念,課程改革者乃主張科目教材必須統一於某一核心組織,經過科目教材彼此間的關聯性,才能讓學生得到豐富和完整學習內容。2. 隨著科技進步及社會的複雜性,社會價值比過去更為分歧,社會大眾對於教育的社會功能有所轉變,因而在課程設計必須強調共同的社會價值,以及共同核心價值的維持。 核心課程的形式:核心課程設計重視課程的統整性,有幾種主要形式:1. 以合科或廣域方式為主的學科中心課程。2. 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