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刺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在罪犯臉上刺字,並送往遠方充軍。《宋史.卷二○一.刑法志三》:「至於劓、墨,則用刺配之法。」《金瓶梅》第一○回:「只把武松免死,問了個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尖銳的東西扎入或直擊。如:「行刺」、「刺殺」、「刺槍」。
以針繡物。如:「刺繡」、「刺字」。
細而尖銳的東西。如:「竹刺」、「魚刺」、「芒刺在背」。
譏笑、嘲笑。如:「諷刺」、「譏刺」。
暗中偵伺、打聽。如:「刺探」。
受外物刺激而產生不好的感覺。如:「刺眼」、「刺耳」、「刺鼻」。
刺激:A>感官因受外力影響而有所反應,或指反應的程度。如:「聲光刺激」、「非常刺激」。B>特指不好事情的影響。如:「這次打擊對他來說刺激太大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充軍、流放罪人到遠方。如:「發配」、「刺配」。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改做誤傷人命,脊杖了六十,迭配殺門島去了。」《水滸傳》第八回:「今小人遭這場橫事,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冒犯、觸怒。《水滸傳》第一○回:「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裡。」《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既在此借宿,惡不得他。」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中寫林冲因遭到誣陷,刺配滄州,終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典出《水滸傳》第一一回。後用「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扣押、沒收。《水滸傳》第二二回:「那時做押司的,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抄扎家產結果了殘生性命。」《文明小史》第四回:「難道大公祖不問皂白,就拿他凌遲碎剮,全門抄斬嗎?」
臨江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諫議大夫張天覺被貶江洲,攜女翠鸞搭船同行,遇風船翻,張得救而失其女。翠鸞被漁人搭救,並許配其姪崔通。崔通赴京中試,另娶官女。翠鸞往尋,崔翻臉不認,並將其刺配沙門島。途中借宿於臨江驛,時張天覺亦住驛中。父女重逢,並使崔通與翠鸞和好。本自元楊顯的雜劇,一名《瀟湘夜雨》,全名《臨江驛瀟湘秋夜雨》。
抄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查沒收。《水滸傳》第二二回:「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抄扎家產,結果了殘生性命。」《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凶身俱以身死,將家私抄扎入官。」也作「抄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