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日所上的奏章。《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及援還,從公府求得前奏,難十餘條,乃隨牒解釋,更具表言。」
2.比喻一切行為的開端。如:「這一部分只是故事的前奏,好戲還在後頭呢!」
前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借指一件事情正式開始前的作為。如:「約會往往是墜入情網的前奏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言。如:「奏言」、「上奏」、「啟奏皇上」。
古代臣下對皇帝進呈所用的文書。如:「奏章」。
顯現、表露、獲得。如:「奏功」、「奏效」、「奏捷」。
表演樂器。如:「演奏」、「奏樂」、「吹奏」、「伴奏」、「彈奏」、「獨奏」。
音樂的節拍。如:「節奏輕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士而可以軒輊,可以親疏,則所得者寡廉鮮恥之人耳。」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1>新寡2>,好音,故相如3>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4>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5>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
聚精會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袁甫〈右史直前奏事第二劄子〉:「而中外多事,蠹弊滋長,因循歲月,未臻厥成,其故何哉?君臣之間,聚精會神之意常少,而事物之來,敝精勞神之患常多,此正今日之大病也。」
文藝復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近代的分水嶺,是資產階級革命的輿論前提。文藝復興是使歐洲擺脫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縛,向全世界擴張的一個前奏曲。
掠人之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奪取別人的功勞、聲譽。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龔張對上無隱》:「兒寬為廷尉湯作奏,即時得可。異時,湯見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誰為之者?』湯以寬對,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   散序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頭,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也有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按樂曲節拍邊歌邊舞;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為主,繁音急節,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稱讚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寵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