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90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勸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開導。《三國志.卷三九.蜀書.呂乂傳》:「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六回:「或如寶釵輩有時見機勸導,反生起氣來。」也作「勸誘」。
柔性勸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臺北市政府所發起的一項措施。為降低青少年夜歸肇事的機率,每天深夜十二點以後,由警察機關派員在各大街頭及營業場所,規勸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儘早回家,勿在外面逗留,以免滋生事端。由於只是進行勸導解說,未加以刑責處罰,故稱為「柔性勸導」。
寧夏蒙回教育勸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夏蒙回教育勸導所於民國七年(1918)由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在寧夏蒙回師範學校內建立,其任務為宣傳和督促創設新式回民學校和蒙古族子弟學校。
  該所設所長一人,所長助理一人,馬車夫一人。活動經費由馬福祥從寧夏政府的財政中支出。該所每年至少監督、視察一次所創建的新式回民學校和蒙古族子弟學校。
  該所民國二十一年(1932)撤銷,已創設的學校由各縣教育部門管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善言開導他人。如:「勸告」、「規勸」、「勸誡」、「勸導」。《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勸秦王顯巖穴之士。」唐.王維〈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教育、啟發。如:「指導」、「開導」、「勸導」。《孟子.盡心上》:「西伯善養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國語.晉語二》:「夫長國者唯知哀樂喜怒之節,是以導民。」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樂於接受善意的勸導。《左傳.成公八年》:「從善如流,宜哉!」《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且好學不倦,從善如流。」也作「從善若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叮嚀告諭、懇切勸導。《說文解字.言部》:「諄,告曉之孰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厥之有章,不必諄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勸導。如:「教誨」、「誨人不倦」。《左傳.襄公三十年》:「我有子弟,子產誨之。」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例]他的個性頑劣,雖然大家不斷的勸導,仍然執迷不悟。
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各國時常互相攻伐,為了遏止戰禍的蔓延,讓百姓過安定的生活,孟子便周遊列國,勸導國君實行王道,重視仁義,以改變這種好戰的風氣。有一次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事,真是盡心盡力了!河內遇到饑荒,就把河內的災民遷移到河東,又將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來賑濟。當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處理。看看鄰國,沒有一個國君像我這樣用心的,但是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而我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緣故呢?」孟子回答說:「您向來喜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戰鼓咚咚的敲著,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那戰敗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有的則逃了五十步就止步了。如果逃了五十步的人卻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