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卓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的見解。宋.李綱〈與潘子賤龍圖書〉:「思得卓識博聞之士,相與講習磨礲淬礪。」也作「卓見」。
遠見卓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遠卓越的見識。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四.調護》:「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識,朔不及也。」
高才卓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卓越,見識深遠。《隋唐演義》第七六回:「果是高才卓識,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況臣等。」也作「高才遠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的、不平凡的。如:「卓越」、「卓著」、「超卓」、「卓見」。
直立。如:「卓立」。
一傅眾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魏了翁〈謝周程三先生賜謚表〉:「雖董仲舒嘗求仁於道誼功利之分,而諸葛亮亦鞠躬於成敗利鈍之外,洎韓愈之卓識,謂孟軻之無傳,然一傅而眾咻,獨倡而寡和。」
亦步亦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六.書簡三.元旦賀源光國書其六》:「卓識之君子所宜夙夜祗懼,思贊萬世無疆之休;今乃怡怡然亦步亦趨,恐非持滿保泰之道也。」
卓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的見解。宋.李綱〈海康與許崧老書〉:「卓見洽聞,發明難言之意多矣!」也作「卓識」。
劉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公好龍”,《說苑》的“雍門子周說 孟嘗 君”等,都是很有意義的故事,廣為傳誦。後者則專門記錄有通才卓識、奇節異行的女子的事蹟,如“孟母教子三遷”、“醜女無鹽說齊宣王”等,常被後人稱引。這部書文筆樸素,敍事簡約,是魏晉小說的先導。劉向在典校古籍時,撰有《別錄》。後來,他的兒子劉歆以《別錄》為基礎撰成《七略》,這是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原書已不存,清代洪頤煊、馬國翰、姚振宗有輯本。班固因《七略》而成《漢書•藝文志》,可從中見《七略》之梗概。原有集六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劉子政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評價他自幼...
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卓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