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9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取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材料。《左傳.隱公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論語.公冶長》:「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就地取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原處選取材料而不假外求。後用於指在自己所處之地,選取合意的人才或事物。如:「他就地取材,做了一個精緻的飛機模型送給弟弟當生日禮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所需。如:「選取」、「錄取」、「取景」、「取道」、「取名」、「就地取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料。如:「木材」。
原料。如:「材料」、「藥材」、「器材」。
資料。如:「教材」、「題材」。
資質。如:「材質」、「因材施教」。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
信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手拿來。比喻寫文章時取材運筆極為自然。宋.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詩:「巴東詩句澶州策,信手拈來盡可驚。」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畫如說法,信手拈來種種佳。」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治十年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後任江蘇昭文知縣。罷官後家居蘇州,熟諳清代掌故。所著《郎潛紀聞》是一部取材豐富、內容廣泛的史料筆記,為陳康祺利用公餘閒暇時間寫成,書中內容多輯錄清代的軼事、風土民情,可補充正史的不足之處,對於研究清代的歷史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在〈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一節中,記述了雍正四年的時候,因為浙江人查嗣庭、汪景祺的詩文有悖逆朝廷之意,皇帝認為浙江一帶民風惡劣,於是下令禁止浙江士人參加各級科舉考試。這樣的情形持續兩年之後,李衛、王國棟、王蘭生等人上奏表示:浙江一帶的士子已經反省自己的過錯,風氣完全改變,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之中,請皇帝下詔讓浙江士子恢復參加科舉。原文中「蒸蒸日...
好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逸惡勞」典源作「欲逸惡勞」。《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與門下食客的集體著作。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卷五〈仲夏紀〉是說明音樂的功效、歷史及其重要性。共有五篇,其中〈適音〉篇說明音樂效能,在使人心平和,使欲望得到適當的發展,與治身治國的道理相通。文中認為:人有四種欲望,四種厭惡:希望長壽而憎惡夭折;希望平安而憎惡危險;想要榮華而憎惡恥辱;貪圖安逸而憎惡勞動。如果能讓四種欲望實現,四種厭惡消失,那麼生活必然能稱心如意,也就能長壽了。後來「好逸惡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貪圖安逸而不願勞動。出現「好逸惡勞」的...
子虛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一○.國初滿洲武將得力於三國演義》:「羅貫中《三國演義》,多取材於陳壽、習鑿齒之書,不盡子虛烏有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超出、超越。如:「過分」、「過期」。《論語.公冶長》:「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文選.曹植.白馬篇》:「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