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3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氏草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kydromous kuehnei (Van Denburgh, 1909)
軀幹長最長約達6公分,尾長最大約軀幹長之2倍左右,下頜具4對頦片,吻之比例較臺產其他草蜥屬蜥蜴更長且凸出,腳爪前端彎曲,體背及腹面之鱗片均明顯稜起,但側邊鱗片則細且平,體背部顏色以褐色為主,腹面為白色,體側由眼鼻間起延伸至尾基,有1黑色的縱帶,其上並常夾雜許多圓行細斑,體背亦常有2條稍深色的縱斑延伸至尾基附近,具3對或3對以上的鼠蹊孔。
大陸之廣東、海南、廣西及貴州亦有記錄。
卵生,有1次生1顆卵的記錄,攀爬能力強,常會在植物體或樹上活動或曬太陽,亦曾有在7公尺左右樹冠層活動之記錄。
T0000000608--有鱗目(Class Squmata)
T0000000614--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T0000000626--正蜥科(Family Lacertidae),Lacertids, True Lizards, Typical Lizard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示族號,氏表示子孫的支派。
稱古代世襲的專家學官。如:「姓氏」、「氏族」。
稱學有專長且有聲望的人。如:「老氏」。
置於古代傳說的人物、朝代或國名後。如:「神農氏」、「葛天氏」。
古代已婚婦女,常在娘家的姓後加上氏。如:「張氏」、「李氏」、「陳王氏」。
月氏:古代西域的一個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蜥蜴:一種爬蟲類動物。種類繁多,體型隨種類不同而有差別,身長多在三十公分左右,四肢粗短,具有鉤爪或吸盤,尾巴遇敵害會自動斷掉,以轉移敵人的注意力。捕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溫帶和寒帶地區蜥蜴有冬眠的習性。或稱為「龍子」、「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植物的總稱。如:「綠草」、「草木」。
隨便、不認真。如:「草率」、「潦草」、「草草了事」。
草書、草體。如:「狂草」、「行草」。
初步的。如:「草創」、「草約」、「草案」。
底稿、文稿。如:「起草」、「草圖」。
田野、荒野。如:「草澤」、「草莽」。
用草做成的。如:「草蓆」、「草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且久遠的時代、事物。與「今」相對。如:「古今中外」、「貴古賤今」。
過去的、舊的。如:「古代」、「古蹟」、「古事」、「古人」、「古物」。
質樸、舊而傳統的。如:「古樸」、「人心不古」。
固執守舊,一成不變,不合時代潮流。如:「古板」。
古體詩的簡稱。如:「七古」、「五古」。
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