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3.5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疑問性語助詞,無義。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父親別後難根究,這一片悠悠,可也還留得殘生否?」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你娘可也過七旬,你爹整八十,又無個哥哥妹妹和兄弟。」
2.卻是。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學士!或允或不允,只在飛卿根前說一聲,可也好也。」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你將我省可裡推,我可也其實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如:「他去,我也去。」、「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皆、全、都。如:「他什麼事也不做,真氣人!」、「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就別再苦苦追問了。」
表示動作或狀態並列。如:「客人中有走路來的,也有騎車來的。」、「屋內也熱,屋外也熱,真不知要躲到哪裡才好!」
尚可、還可以,表示委婉、讓步的語氣。如:「不說也罷」、「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表示加強的語氣。如:「一點也不辛苦」、「再也不敢說謊了」、「他一句話也不說就走了。」
助詞。多用於文言文。A>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說明的語氣。如:「我乃齊天大聖孫悟空是也!」B>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如:「如此景物,豈是幻也?」、「英年早逝,真可悲也!」C>用在句中,表示停頓。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如:「許可」、「認可」。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美好的。如:「可人兒」。
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六.姚明山之誣》:「古近名士褒貶人物,筆之於書,彼此傳聞失實,使正人被誣,不勝枚舉。然無關大節猶可也,若妄肆譏評,則大為不可。」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史.卷四一三.趙必愿列傳》:「願陛下精思熟慮,約己愛民,必如勾踐之臥薪嘗膽,必如衛文公之帛衣布冠,可也。」
循序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全書.卷六.學六.讀書法》:「或問:『讀書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如、若。《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憑藉。《荀子.正名》:「徵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安帝乳母王聖,因保養勤,緣恩放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