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632.1631 ms
共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塑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質在外力或高溫、高壓等條件作用下,逐漸產生變化而又不致喪失原有性質。如塑料、金屬均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
成人可塑性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主張應該建立「成人可塑性心理學」;他在祝賀其好友波伊勒(Theoder Bäuerle)七十歲生日時,提出〔論成人可塑性心理學〕(Zur Psychologie der Bildsamkeit der Erwachsenen, On Psychology of Adult Plasticity, 1954)論文,主張成人仍有可塑性,還可以學習。因為斯普朗格見到很多成年人不再努力學習,或誤認為沒有可塑性,不能學習,因而提倡建立成人可塑性心理學,來矯正一般人的錯誤觀念。
成人可塑性心理學的前提,認為成人本質... |
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泥土等材料捏製成人或物的形狀。如:「雕塑」、「泥塑」、「塑像」、「塑造」。
|
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
塑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受超過其彈性限度的力作用,而造成永久形變且改變原有的彈性參數,這樣的變形叫做塑性變形。
|
塑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高分子聚合物為主,再加入適當添加劑的可塑性材料。此種材料可經加熱或加壓而成形。
|
T型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家(T+型)、藝術家,但也可能產生智慧型犯罪(T-型)。一般而言,T+型的人外向、富創造力,因此,可塑性相當高,因為,他們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看事情。依法蘭克‧法利的說法,T型人會創造自己的生活。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曾端真指出,好奇、探索其實是人的本性,小嬰兒拿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就是在探索。只是,隨著年齡增長,這項本性,被家庭、學校的規範所壓縮。不過,只要不怕挫折和失敗,人的潛能就可以被拓展,也就越能挑戰極限。她認為,要激發人喜歡探索的本性或潛能,就是創造一種「鼓勵式的情境」。當一個人完成登高山的目標,就會有自...
|
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植物或礦物所分泌的油質,不溶於水,易熔化,具可塑性,可用來防水或製作蠟燭。如:「蜂蠟」、「石蠟」。
|
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ickel,Ni)化學元素。原子序28。呈銀白色,質地堅硬,有磁性與延展性,可塑性高。在空氣中形成鎳的氧化物保護層,難溶於鹽酸、硫酸,易溶於硝酸,具有良好抗強鹼、抗氧化與抗腐蝕等特性。主要存於鎳黃鐵礦與含鎳的紅土礦中。多用於合金、電鍍、硬幣、陶瓷、電子線路與催化劑。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