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0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文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代四方館之一。專門接待高麗使臣的別館。《宋史.卷一一九.禮志二十二》:「紹興二年,高麗遣使副來貢,並賜酒食于同文館。」《宋史.卷一六五.職官五》:「同文館及管勾所,掌高麗使命。」
2.清咸豐十年(西元1862)在北京所創立的外語專門機構。分為英、法、德、俄、日文等科,造就外交、翻譯人才。《孽海花》第二回:「我卻曉得去年三月,京裡開了同文館,考取聰俊子弟,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清史稿.卷一○七.選舉志二》:「震於列強之船堅砲利,急須養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故其時首先設置之學校,曰京師同文館,曰上海廣方言館。」
京師同文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師同文館之設置,肇因於清末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清廷苦於欠缺適當的外交人才以擔負交涉折衝重任;尤其咸豐十年(1860),第二次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喪權割地,創鉅痛深,清廷更深深體會「外國交涉事件,必先議其情形,……欲悉各國情形,必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故下定決心,由造就外語人才從頭做起,乃仿俄羅斯館章程規制,設置了外國語學堂以培養外交和翻譯人員,供總理衙門及各使館之用。
  同文館由此於同治元年(1862)首先創立,歸總理衙門管理;初只設置英文館,聘英人巴登(J.S. Burdon)為英文教習,漢人徐樹琳為漢文教習。其後相繼添設法文館、俄文館(1863)、德文館(1872)、...
廣州同文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州同文館之創設亦為清末同光年間自強運動中教育改革之一部分,其辦學宗旨與規制等均仿自京師同文館。同治二年(1863),李鴻章奏設上海外國語言文字學館(即廣方言館)時,即建議廣東方面亦一體試行。清廷諭准交辦;次年五月,廣州同文館即正式開館。初期學生員額二十名,其中八旗子弟十六名,漢人四名,年齡限在十四歲至二十歲之間,由旗漢士紳保舉經挑選入館,肄業三年。另年逾二十歲之舉貢生員及候選流寓人員,如願入館附讀者,以十名為限,但需自備伙食。同治十年後,則取消漢人學額,專招八旗子弟,為其特色所在。
  學堂課程有語文與西學兩部分。語文包括漢文和英文,另有未列入正式課程的滿文;光緒二十三年(1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旅客住宿的地方。如:「旅館」、「賓館」、「會館」。
供人從事某些活動的場所、商店。如:「餐館」、「茶館」、「美術館」、「圖書館」、「照相館」。
政府機關單位的名稱。如:「大使館」、「領事館」、「國史館」。
古代教授學徒的場所。如:「蒙館」、「開館授徒」。
館子:餐館的簡稱。如:「上館子」、「吃館子」。
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的文字相同。《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漢書.卷三○.藝文志》:「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教學校在中學的基礎上開設了大學班級,例如山東登州的文會館以及上海的聖約翰書院。 外事學校的興起 同文館上海方言館福建船廠天津水師學堂 百日維新及新政期間 百日維新期間,朝廷令將各省道、府、州、縣學改稱學堂,一律改習中西之學,廢止科舉。同時頒布《京師大學章程》,設立京師大學堂,變法失敗後,袁世凱奏請在各省設立高等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學生入學依次遞升,不參加科舉考試,也可以按照成績優劣給予出身。新式學校興起後,朝廷在光緒三十一年設立學部,作為管理國家教育的專門機構。在各省道府州縣依次設置勸學所,為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設...
蔡錫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毅若,清福建龍溪人,生卒年不詳。畢業於京師同文館,隨使美國,通速記術。著有《傳音快字》一書,為中文速記最早之著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