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1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呂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也稱為「呂望」、「姜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如:「尚未」、「尚小」、「尚且」、「尚可」。
尊貴不俗。如:「高尚」。
尊崇、注重。如:「崇尚」、「尚文」、「尚武」、「尚仁」、「明理尚義」。
所崇尚的風氣或格調。如:「風尚」、「時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如:「六呂」、「律呂」。
姓。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帝辛對內統治手段殘暴,對外連年征戰用兵,導致商朝政治腐敗、社會動蕩。而當時商的西方屬國周,在位者為武王姬發,他任用賢士呂尚、周公等,國勢非常強盛,於是起兵伐紂。《書經.武成》篇記載了武王在征討商紂前,祭告天地的一段話,他說:「我周王姬發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好的將領,應該兼備智慧和魄力,平時要善於維護...
愛屋及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皇皇:通「惶惶」,惶恐不安的樣子。 (4) 太公: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周初賢臣,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5) 入殷奈何:指進入殷商國土後,當如何處理其將士、百姓。 (6) 胥餘:圍欄,藩籬。〔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六韜》(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烏》引)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詳,商初賢相。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 (7) 呂望:指周初賢臣呂尚,字子牙,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8) 明明:明舉賢才。 (9) 穆穆:威儀盛大的樣子。 (10) 列布:排列分布。 (11) 聚精會神:心神聚合,會集眾人的智慧。見「聚精會神」。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參考詞語︰志同氣合注音︰ㄓˋ ㄊㄨㄥˊ ㄑ|ˋ ㄏㄜˊ漢語拼音︰zhì tóng qì hé釋義︰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唐.韓愈〈徐泗豪三州節度掌書記廳石記〉:「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輝,志同而氣合,魚川泳而烏雲飛也,愈樂是賓主之相得也。」 02.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四》:「逢原每不樂補之所為,而墨花實不逮,唯長於平遠,遇志同氣合者始為作之。」 參考詞語︰志同心合注音︰ㄓ...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於《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2) 姜太公:呂尚,字子牙,周朝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進意更狐疑。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搆已成,形埶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
風調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太公: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釣山林,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 (4) 五方之神:東西南北中之神。東方之神行屬木,南方之神行屬火,西方之神行屬金,北方之神行屬水,中央方之神行屬土。 (5) 受事:接任辦事。 (6) 殷: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成湯始號為商,傳至盤庚,改號為殷,故稱為「殷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