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唾棄     
瀏覽人次:5415 收藏人次:119502
輕視鄙棄。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公卿辱嘲叱,唾棄如糞丸。」《聊齋志異.卷七.仙人島》:「曩實相愛,而君若東風之吹馬耳,故唾棄不相憐。」
    
瀏覽人次:16961 收藏人次:3505657
丟掉不用。如:「棄置」、「放棄」、「拋棄」、「丟棄」。
    
瀏覽人次:7838 收藏人次:1324414
1.吐口水。有輕視、鄙棄的意思。如:「唾罵」、「唾棄」。《戰國策.趙策四》:「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諂媚     
瀏覽人次:21388 收藏人次:1586183
逢迎巴結。[例]他因為慣於向上司諂媚而遭同事唾棄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15828 收藏人次:1431086
管子(?∼西元前644),名夷吾,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桓公成為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奠定齊國的法治思想,著重經濟管理,他曾說:「像烏鴉一樣暫時湊合在一起的人,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剛開始什麼都好商量,久了就什麼都看不對眼,互相唾棄。表面上雖然還維持良好的關係,但因為沒有交心,權力不在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屬下或幕僚,可說是暫時依附、沒有權勢的領導者。」後來「烏合之眾」被用來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14839 收藏人次:1095777
跛腳,湯為拐子,周公身材如枯樹樁,然皆因功名仁義為後世稱頌。夏桀、殷紂雖身貌魁偉,卻是無恥之人,天下唾棄。今人謂矮矬者為“二等殘廢”,古人對之嘲諷尤烈,如武大郎被譏為“三寸丁,谷樹皮”。清代文人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卷八中批駁了嘲諷矮矬者的現象,雲:“人之形貌,由於天賦。晏子不滿七尺,而為齊相。裴公不滿七尺,而為唐相。夫何害焉?”古代七尺之軀,約合今1.6米,矮人也。然晏嬰、裴度二公,卻為流芳千古之名相。清朝有兩位不懼貌醜而自認心美者,頗值得今人記之。清人龔煒《巢林筆談》記雲,施公貌極醜,人稱“施不全”,施公見上司時...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9772 收藏人次:669531
「遺臭萬年」之「年」,典源作「載」。「遺臭萬年」是指惡名永傳後世,為人所唾棄。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
放棄     
瀏覽人次:8985 收藏人次:3705392
拋棄。《史記.卷二四.樂書》:「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文明小史》第四○回:「生在地球上就該創立事業,不好放棄義務,總要想法子生利。」
崇拜     
瀏覽人次:7762 收藏人次:1110211
1.敬仰佩服。《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大家商議要想做幾樁驚天動地的事業,好待後人鑄個銅像,崇拜他們。」
2.尊崇拜授。如授爵位、上尊號等。《南齊書.卷一六.百官志》:「臨軒崇拜、改號格制、蒞官銓選。」
3.基督教徒聚集禮拜上帝稱為「崇拜」。如:「主日崇拜」。
千夫所指     
瀏覽人次:6147 收藏人次:438447
被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如:「他禍國殃民的罪行,已招致千夫所指,萬民唾棄。」也作「千人所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