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2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商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為成湯統一天下後的稱號,所以世人稱成湯為「商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人名。商朝的開國君主。也稱為「商湯」、「成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朝代名。約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ㄅㄛˋ)(今河南省商丘縣),經多次遷移後,至盤庚時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傳至紂時被周武王所滅。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崩,諡曰武。 (2) 正:通「征」,討伐。 (3) 商:商朝。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今河南省商丘縣),經多次遷移,盤庚時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故又稱為殷,或殷商。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商朝的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4) 受:即商王「紂」。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見到了兔子才去找獵犬來追捕,還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後趕快修補羊圈(ㄐㄩㄢˋ),也不算太遲。』像商湯、周武王這樣的賢王,雖然只有百里之地,卻能夠興盛起來;而像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雖然統有整個天下,最後卻亡國了。現在楚國的領土有幾千里,比起商湯、周武王的領地要大多了,所以只要大王有心振作,並非不可能啊!」這次襄王完全接納了莊辛的建議,並封他為陽陵君。在莊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於收復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以利言反擊:“現在我與大王相距僅十步,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當我主人之面,你還敢呵叱我?況且我聞商湯憑七十里方圓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如今楚國縱橫五千里,士兵百萬,憑著楚國如此強大,天下誰也不能擋住它的威勢。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毛孩子罷了,他帶著幾萬人的部隊,發兵與楚國交戰,第一戰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戰燒燬了夷陵,第三戰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極大凌辱。這是楚國百世不解的怨仇,連趙王都感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 聽了毛遂這番數說,楚王甚感慚愧,當...
日新月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大學》湯1>之盤銘2>曰:「苟3>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注解〕 (1) 湯:商湯,名履,商代開國君主。建都於亳,任用伊尹執政。因夏桀無道,發兵征伐,連續獲勝,後滅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 (2) 盤銘:刻在盤上的銘文。商、周時貴族所用之器皿,常刻有銘文,作警策語。 (3) 苟:如果、假若。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 (3) 稷:后稷,周朝的先祖,生卒年不詳。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4) 契:殷代始祖。高辛氏的兒子,生卒年不詳,堯時為司徒,封於商。音ㄒ|ㄝˋ。 (5) 皋陶:音ㄍㄠ |ㄠˊ,生卒年不詳。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 (6) 伊尹:名摯,生卒年不詳,商初賢相。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 (7) 呂望:指周初賢臣呂尚,字子牙,東海人,生卒年不...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胤:承繼,接續。 (4) 殷、周:殷,指殷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 (5) 紹:繼承。 (6) 唐、虞:唐,傳說中帝堯的時代。虞,指虞舜,因建國於虞,故稱之。 (7) 懿律:美好的法令。 (8) 嘉量:周代量器名。 (9) 宣臻:遍至。宣,遍也。
欣欣向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欣向榮」的「榮」,是形容茂盛、繁多的意思,如《荀子.大略》:「室宮榮與?婦謁盛與?」便是商湯向上天祈禱時,自問是否他所興建的宮殿房室太過眾多?「欣欣」則是形容草木興盛繁榮的樣子。如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因此「欣欣向榮」可形容草木長得非常茂盛的樣子。東晉詩人陶潛(西元365∼427),生性安貧樂道,喜好親近自然,他曾出任彭澤令,但因無法接受官場上的應酬生態,掛冠而去,並寫了一首〈歸去來兮辭〉抒發自己愛好自然,不慕榮利的志向。原文中有「木欣欣以向榮」一語,本是形容草木長得非常茂盛。後來「欣欣向榮」亦被用來比喻事物蓬勃發展、繁榮興盛。如《清史稿.卷四九○.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