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商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量討論。如:「商討對策」、「再這樣爭執下去,終究是商討不出結果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研究。如:「討論」、「商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謀議。如:「商量」、「面商」、「商討」、「有事相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商討、研究。[例]參禪、參透、參話頭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職,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 西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貴死後,按習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子姬敬繼位。但是,景王生前曾與大夫賓孟商討過,打算立非正夫 人所生的長子姬朝為世子。這樣,姬朝也有資格繼位。於是,周王室發生了激烈的王位之爭。在這種情況下,晉頃公召集各諸侯國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討如何使用王室安寧。參加商討的有晉國的趙鞅,鄭國的淤吉、宋國的 樂大心等。會上.晉國的趙鞅向鄭國的游吉請教什麼叫“禮”。游吉回...
商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協商、商討、商量、商議
風調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調雨順」的意思是風雨及時而適量。這個成語可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典源出自《六韜》。《六韜》記載太公姜尚與周文王、武王商討如何推翻商朝的謀劃內容,共有六篇。前二篇文韜、武韜為政治的戰略,後四篇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返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
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並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里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說這是為什麼呢?”太子丹說:“那是因為它精力不行了。”“對呀!—現在您聽說的關於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著說:“當然;雖...
切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切磨骨角玉石等,以作成器物。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皮剝來好做革,骨和角又好切磋成器用。」
2.比喻互相研究、討論。《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入則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則高譽其君之德義。」唐.韓愈〈石鼓歌〉:「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3.比喻非常哀痛。《楚辭.王襃.九懷.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內切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