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出對方的罪狀而加以責備或討伐。如:「興師問罪」。《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文王之志。」
2.審問罪犯以定罪。《三國演義》第一回:「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討伐有罪的人。後亦指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元史.卷一四九.郭寶玉傳》:「宋人羈留我使,宜興師問罪。」《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也作「興師見罪」。
問罪興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興師問罪」。見「興師問罪」條。01.明.張岱《石匱書後集.卷二五.左良玉列傳》:「迄今韓蘄王除苗傅之奸,臣職如斯方盡,是用勵兵秣馬,問罪興師。」問罪"> 
問罪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討伐犯錯者的隊伍或前來責難的人。《舊唐書.卷六九.侯君集傳》:「天子以高昌驕慢無禮,使吾恭行天罰,今襲人於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聊齋志異.卷一○.葛巾》:「日已向辰,喜無問罪之師,心漸寧貼。」
發兵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兵,即「興師」。「發兵問罪」即「興師問罪」。見「興師問罪」條。01.《飛龍全傳》第四八回:「今天子發兵問罪,汝等快快獻關,可免一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法的行為。如:「犯罪」、「罪行」、「罪狀」、「罪惡」。
過失。如:「賠罪」、「罪過」。
犯法的、有過失的。如:「罪人」、「罪犯」。
痛苦、苦難。如:「受罪」。
刑罰。如:「死罪」、「判罪」。
責備。如:「怪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審訊、追究。[例]問罪、問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動。如:「興師問罪」。《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卓爾康《春秋辯義.卷二.僖公三》:「邢、魯同出周公同宗之親戚。于同姓,魯不能問罪出師,又不能控晉討賊,止此書『燬』以寄執兵之仇,一字之義,凜然口誅筆伐矣。」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興師問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