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2.64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單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元」(unit)一詞,用在教材組織上,是指一個完整的經驗,或是一組完整的學習教材;用在教學活動上,是指一個完整的有目地的學習活動。單元的種類,依其範圍可分為:學科單元、合科單元、聯合單元與大單元設計活動;依單元內容,可分為教材單元與經驗單元;依擬訂單元的人員,可分為資料單元、教學單元與學習單元。
  所謂「單元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就特定的教學時間,對一個學科或兩個以上的學科,或將全部學科打成一片,集中於一個問題或一件工作,不畫分學科界限,而所設計的一個教學活動。此種教學觀念的突破,主要是受了完形心理學的影響,「部分的總合不等於整體」,目的是要使學習活動成為一個完整的工...
莫利生單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利生(H.C. Morrison, 1871~1945)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他的教學主張對美國一九三○年代的中學教育有很大的影響。
  「熟練」(mastery)是他特別強調的教學原則。莫利生認為學習只有已學習和未學習的區別,沒有好壞程度的不同。好比渡河一樣,若尚未達到彼岸,即係未達彼岸;若只渡過一半,或已接近彼岸,仍不能謂已渡過了河。因此,學生若僅學習一半,或將要學習成功,都不能稱已經學習,所以他不贊成六十分及格的制度。為了使學生作徹底的學習,他特地發明了一個熟練公式:
  預測驗→教學→測驗教學結果→修正教學歷程→再教學→再測驗……直到達到真正學習的一點為止。...
單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學科內容分成若干完整學習的單元,使性質或目標相近的單元各成一單位,以利教學進行的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成雙的、奇數的。與「雙」相對。如:「單數」、「單日」、「單程」、「單打」、「單向通車」。
孤獨、獨自一個。如:「孤單」、「單人床」、「單身漢」、「單槍匹馬」、「形單影隻」。
不複雜的。如:「簡單」、「單純」、「單式簿記」。
僅、只。如:「單就這一件事情來說。」
記載事物或數目的紙片。如:「名單」、「菜單」、「帳單」、「藥單」。
只有一層的布或衣服。如:「床單」、「被單」、「單衣」。
單車:自行車、腳踏車。
單于:古代匈奴稱其君長。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為首的。如:「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如:「元件」、「元素」。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如:「十元」、「五十元」。
朝代名。
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師把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孔子家語.卷九.七十二弟子解》:「顏由,顏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學於闕里而受學,少孔子六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此間有一個教學的先生,姓阮,叫阮太始。」
2.教誨、感化。《禮記.學記》:「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南史.卷四七.列傳.崔祖思》:「自古開物成務,必以教學為先。」
單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成系統、段落,可為一組基本單位。如:「這個教學單元是為初學者所設計的。」
主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果園、水果店的方式讓幼兒知道食物的成長過程,也可以讓幼兒親手種植小番茄,讓幼兒觀察水果的成長;利用單元教學的課程,以「水果的吃法」為活動名稱,讓幼兒自行製作果凍、果醬、果汁、水果沙拉等各式水果的吃法。另購買「蜜餞」,並向幼兒說明新鮮水果和蜜餞的營養和衛生的不同,對身體健康產生的影響;水果的顏色和水果的味道、水果外形等教學應用。 一、主題課程的特性1.完整性。2.活動的平衡性。3.生活性。4.挑戰性。5.共生意識性。6.主動性。7.互動性。8.深入性。9.參與性。10獨特性。 二、主題教學中教師的角色1.教師是引導者、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