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9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囑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吩咐、託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就叫小娘子出來再見了主翁,囑託與他了。」《紅樓夢》第四回:「他便將家中事務囑託族人並幾個老家人,他便帶了母親妹子竟自起身長行去了。」也作「屬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託、委任。如:「託售」、「託付」、「委託」、「託孤」。
請求幫助。如:「請託」、「懇託」、「拜託」。
借故推諉躲避。如:「推託」、「假託」、「託辭」。
依靠。如:「託福」、「託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叮嚀、託付。[例]叮囑、囑咐、囑託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誼形於主:對君主盡忠義。誼,音|ˋ,通「義」。 (5) 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指武帝臨終前,囑託霍光輔佐年僅八歲的昭帝。 (6) 摧燕王,仆上官:燕王與左將軍上官桀密謀殺害霍光,廢帝篡位。東窗事發後,霍光盡誅上官桀與其黨羽,燕王自盡。燕王,劉旦,漢武帝第四子。仆,傾倒。上官,上官桀,武帝時為太僕,臨終時又命為左將軍。與霍光為親家,子為驃騎將軍,封桑樂候,孫女為昭帝后,權傾一時,遂與霍光爭權,後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與群臣力諫太后,廢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門就被叫回來。孟嘗君問他:「你要我別收這份禮的建議是很好,但是你為什麼走路時把腳抬得那麼高?樣子顯得那麼神氣?」公孫戍說:「因為我有三件喜事,還外加一支寶劍。」孟嘗君問他說的是什麼,他說:「您有門下食客好幾百人,都沒人敢進諫,只有我敢,這是一喜;再者,我的諫言又獲得採納,這是二喜;進諫後可...
囑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吩咐、囑託。《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聘娘又拿汗巾替四老爺拂了頭巾,囑咐道:『你今晚務必來,不要哄我老等著!』」《紅樓夢》第四○回:「鳳姐一面遞眼色與鴛鴦,鴛鴦便拉了劉姥姥出去,悄悄的囑咐了劉姥姥一席話。」也作「囑付」。
吩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丁寧、叮嚀、叮囑、交代、囑咐、囑託、派遣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託,解頭不是要給那個張九皋嗎?”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就這樣,又改薦王維,王維做了解頭,一舉登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王維開元九年春天中狀元後,即解褐為太樂丞,開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
託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交託、囑託、委託
推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舉囑託。漢.徐幹《中論.卷下.譴交》:「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託恩好,不較輕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