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5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國家政治決策的中心都市。也作「首都」。
  會址: 100東京都千代田區霞關3-2-3國立教育會館內
  電話:(03)3580-0575
  日本全國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聯合會是由全國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之委員長及教育長所組成。各都道府縣之教育委員會成員有五人,係由該地區之行政首長提出人選,經由議會同意而成立。委員長由委員互選,教育長人選則由委員會提名,經文部大臣(相當於我國教育部長)承認而任命之。目前全國共有四十七個教育委員會,會長村井資長,事務局長山口隆。
  該會之出版刊物有〔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報〕(季刊)、不定期出版之〔教育情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如:「首都」、「國都」、「京都」、「行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會如何發展。」莊辛去了趙國五個月之後,秦國果然發兵攻打楚國,佔領了鄢、郢、巫、上蔡、陳等地方,連國都郢也失守了。襄王逃亡到城陽後,想起了莊辛曾經勸諫他的話,感到十分後悔,就派人把莊辛找回來。莊辛不計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邊。襄王一見到莊辛,便說道:「我當初沒有聽先生的勸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現在該如何是好呢?」莊辛回答:「我聽俗話說:『見到了兔子才去找獵犬來追捕,還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後趕快修補羊圈(ㄐㄩㄢˋ),也不算太遲。』像商湯、周武王這樣的賢王,雖然只有百里之地,卻能夠興盛起來;而像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雖然統有整個天下,最後卻亡國了。現在楚國的領土有幾千里,比起商湯、周武王的領地要大...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糧食。廩,音ㄌ|ㄣˇ。(6) 湣王:名地。戰國時齊國國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詳。燕國名將樂毅攻入齊國都城,湣王逃至莒城被殺。在位四十年。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源在《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中,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蜀漢亡國後,後主劉禪一家東遷到魏國都城洛陽。司馬昭與劉禪宴飲,給劉禪觀看原來蜀國的表演,旁邊的人都觸景生情而感到哀傷,劉禪卻嬉笑自若……司馬昭問他:“想不想念蜀國啊?”劉禪回答說:“這裏很快樂,不想念蜀國。” 四.例子1. 杭州的風景這麼美,他樂不思蜀,不想回家了!2. 你到了國外,不要樂不思蜀啊! 五.近義樂而忘返 六.反義故國之思|臥薪嘗膽|黍離之痛 七.故事劉備的兒子劉禪在父親死後,繼承父業。但是輔佐他的諸葛亮死後,劉禪就漸漸控制不了情勢了。後來魏...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榮華富貴,顯赫一時,子女也都有很好的發展和歸宿。後來公主因病過世,於是淳于棼罷去南柯郡太守的職位回到國都。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察覺他心中悶悶不樂,於是要他回家鄉探望親人。淳于棼回到家後,發現自己竟仍舊睡在東廂房。送他回來的兩個紫衣使者於是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才從夢中清醒過來。醒來後,看到家裡的僕人拿著掃帚在打掃庭院,之前送他回來的兩個朋友正在洗腳,太陽還沒有下山,喝剩的酒也還放在東窗下,一切都沒有改變。沒想到才作一會兒夢,卻好像經歷了一輩子,於是他將剛才的夢境告訴了兩個朋友,並且回到大槐樹下。他們發現樹下有個蟻穴,挖開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夢裡所見的大槐安國一般。自此他從這個夢,領悟到榮華富貴的虛...
枕戈待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的祖逖和劉琨都以雄豪著名於世。他們在司州主簿任內,因為意氣相投而成為好朋友,常在半夜聽到雞鳴聲就起來練劍,並且經常說起自己的抱負,想在國家動盪之際以有用之身報效國家。後來祖逖當汝南太守時,國都洛陽被匈奴人占領,他率領百姓往南搬遷到泗口這個地方。等安頓好之後,他向當時尚未即位的晉元帝司馬睿表明復興中原的抱負,於是被任命為豫州刺史,自己招募兵馬北伐,並且發誓說:「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像流逝的江水一去不回。」果真,他幾次打敗後趙石勒,光復了黃河以南的地方。劉琨知道他被任用後,在寫給親友的信上說:「我枕著武器等待天明,立志消滅叛逆的胡人,常常怕祖逖比我早一步握著鞭子馳騁沙場。」後來「枕戈待旦」被用...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典忘祖」的「數典」,就是舉列典故的意思。既然會舉列典故來論說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就是掌管典籍這件事都忘了。故事出自於《左傳.昭公十五年》。春秋時,晉國以荀躒和籍談為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的酒壺是魯國進貢的,景王於是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為什麼獨獨晉國沒有?」籍談回答:「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必須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由於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