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防管理學院     
瀏覽人次:499 收藏人次:0
  國防管理學院前身為聯勤財務學校與陸軍經理學校,兩者於五十八年合併為陸軍財務經理學校,六十九年改制為國防財經學校,七十一年正名為國防管理學院
  該校設有院長、副院長、教育長、副教育長及教務處、行政處、軍事發展處等五個單位。
  圖書館占地一千六百二十平方公尺,每年圖書經費三百六十五萬元,至八十二年八月藏書共九萬五千零七十九冊。中西文期刊(只含採購)共三百一十五種。根據八十二學年的統計,全校共有教師一百五十六人,學生六百零九人。
  該校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與國防有關之管理科學。在大學部方面設有會計學系、統計學系、企業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及法律學系。專科部設有...
國防管理學院圖書館     
瀏覽人次:144 收藏人次:0
  國防管理學院可追溯至民國元年(1912),由國父孫中山先生創辦之軍需學校,其間復經數度遞擅改隸成為國防財經學院。71年奉令與國防管理學校合併,於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為國防管理學院,並於78年納編政治作戰學校之法律系與法律研究所。現有資訊管理系、企業管理系、統計系、會計系、法律系及資源管理研究所、法律研究所等5系2所。
  國防管理學院圖書館成立於61年底,館舍為一棟長方形3層建築,總面積1,620平方公尺,位於院區中心。館內一樓設有辦公室、複印區、縮影資料區、視聽區、普通閱覽區、閱報區;二樓設有期刊參考室、研討室、官書學報室、VCR教學管制室、錄影剪輯室及法律書庫;三樓為中、西...
    
瀏覽人次:18634 收藏人次:2869474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18338 收藏人次:4551466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12949 收藏人次:4048666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10857 收藏人次:2451252
築在河邊擋水的建築物。如:「堤防」。
戒備、守衛。如:「防火」、「防災」、「防備」、「防守」、「防衛」。
戒備的工作。如:「國防」、「海防」、「冬防」。
    
瀏覽人次:9201 收藏人次:3104034
呈圓筒形的器物。如:「鐵管」、「水管」、「燈管」、「橡皮管」。
吹奏的長筒形樂器。如:「黑管」、「管樂器」、「雙簧管」。
負責、辦理。如:「管理」、「管事」、「管帳」、「管吃管住」。
保證、鐵定。如:「管用」、「包管你考得上!」
約束、教導。如:「管教」、「看管」、「管束」、「管不住」。
理會、顧慮。如:「不管你了!」、「別管他,我們先走。」
儘管:儘量。如:「你儘管放心地去玩吧!」
    
瀏覽人次:5722 收藏人次:5406923
圍牆內屋外的空地。如:「院子」、「庭院」、「後院」。
某些公共處所的名稱。如:「醫院」、「電影院」、「美容院」。
機關、單位。如:「立法院」、「行政院」、「高等法院」。
學院的簡稱。如:「大專院校」。
管理     
瀏覽人次:1645 收藏人次:321332
1.負責管轄處理某事務。《紅樓夢》第一四回:「如今請了西府裡璉二奶奶管理內事,倘或他來支取東西,或是說話,我們須要比往日小心些。」
2.泛指如何使一群人能夠做到協力合作,達成任務之途徑與方法。
理學     
瀏覽人次:1580 收藏人次:271928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合所產生的學派。理學衰於元,而復興於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後只知言心言性,而疏於力行,流於空談。也稱為「道學」、「性理學」、「宋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