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5.0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壤塑性與塑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隨著含水量的增加,顯現其塑性,當承受一定的壓力時雖改變外形,仍不至於破裂。在低含水量時,土壤因土塊常呈堅硬狀態,隨著含水量增加,使水分子附著於土粒表面,乃至於使土壤呈現塑性。沙土的塑性最小。其塑性的最少含水量,即為其塑限。
  係指物體受外力之影響繼續變形,當停止施力時即停止變形,而有維持已被改變之形狀的能力。對土壤而言,是粘土和水形成一種物體之特有性質。當施以壓力於其上,可形成任何所希求的形象,當所施之壓力撤出後,仍維持變形後之形狀,此在水分失去後,其變形後之形狀仍維持不變。所以塑性為一種應力(stress)與一種變形(Deformation)之合力影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同、跟。如:「男與女」、「我與你」、「山與水」、「與民同樂」。
給。如:「贈與」、「授與」、「付與」、「與人方便」。
結交、交往。如:「人之相與,貴在誠信。」
贊、助。如:「與人為善」。
推舉、選拔。如:「選賢與能」。
等待。如:「時不我與」。
同類、朋黨。如:「民胞物與」。
參加。如:「參與」、「與會」、「與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泥土等材料捏製成人或物的形狀。如:「雕塑」、「泥塑」、「塑像」、「塑造」。
一種有機化合物,可塑性很大,能用來製造多項物品。如:「塑膠」、「塑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軟的泥土。如:「土壤」。
地。如:「天壤之別」。
國土、疆域、地區。如:「窮鄉僻壤」、「兩國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下橫木。如:「門限」、「戶限」。
指定的範圍。如:「界限」、「期限」、「下限」。
有一定範圍的約束。如:「限制」、「限度」、「限定」、「限期完工」、「限量發行」。
大限:本指生命的盡頭,後泛指事物的終點、盡頭。如:「九七大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2.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土質,由土粒與腐植質混合而成。其中含有水分、空氣、礦物質和微生物,可供植物生長與動物棲息。
塑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受超過其彈性限度的力作用,而造成永久形變且改變原有的彈性參數,這樣的變形叫做塑性變形。
塑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粘土稠度指數之一,為塑性狀態與半固體狀態之分界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高於塑限者,該土壤處於塑性狀態;土壤含水量低於塑限者,該土壤處於半固體狀態。塑限通常以百分率之數字表示之。例如,塑限之含水量為25%者,塑限即為25。
  塑限之測定方法如下:將塑性狀態之土置平光玻璃面上,以手掌搓成圓條,至圓條直徑為3.2mm且正好發裂成數小段,測其含水量,即為塑限。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