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壤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土壤特性、成分等性質的科學。包括土壤化學、土壤物理學以及土壤微生物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軟的泥土。如:「土壤」。
地。如:「天壤之別」。
國土、疆域、地區。如:「窮鄉僻壤」、「兩國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2.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土質,由土粒與腐植質混合而成。其中含有水分、空氣、礦物質和微生物,可供植物生長與動物棲息。
生態農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污染等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一些學者主張不用化學農藥和化肥,強調農業應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中心。美國土壤學家W.A.阿伯奇特則於1971年提出“生態農業”的術語。其主張和內容與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等相近。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利用半數以上的耕地種植多年生牧草、養牛,實行農作物輪作,種植豆科作物,利用牲畜糞肥和含有礦物質的岩石,採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來保持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它在節約能源﹑保持水土﹑減少污染﹑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有較好效果。但由於生態農業主要依靠生物本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