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4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壤採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集土壤樣品方法。採集剖面土樣,應在剖面觀察結束後進行。在採樣前應先將剖面整修與清理,然後再按層次自下而上間之不均勻度逐層在中心部位取樣。若欲分析土壤中金屬含量,應以塑膠容器收集土樣。採土樣時應以一定面積為一單位,多點採樣,再混合為一代表性樣品。採樣深度視採樣目的而定,一般以採0~15公分表土及15~30公分裏土為原則,取混合樣品1~2公斤。採樣袋內外必須附標籤,標明樣品編號、名稱、採樣深度、地點、日期、採集人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軟的泥土。如:「土壤」。
地。如:「天壤之別」。
國土、疆域、地區。如:「窮鄉僻壤」、「兩國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摘取。如:「採茶」、「採草莓」。
取用、選用。如:「採集」、「採取」、「採納」、「採行」。
挖取。如:「開採」、「採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形式。如:「式樣」、「樣子」、「花樣」、「圖樣」、「模樣」。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種類的單位。如:「一樣禮物」、「六樣小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2.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土質,由土粒與腐植質混合而成。其中含有水分、空氣、礦物質和微生物,可供植物生長與動物棲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