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18.7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在所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論如何絕不推辭。如:「只要對公司有利的事,我絕對全力以赴,在所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卻、不接受。如:「推辭」、「辭謝」、「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語助詞: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量詞。用於計算機關、單位或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一所醫院」。
所以: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B>為何、為什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推卻、不躲避。晉.張華〈勵志詩〉:「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勉爾含弘,以隆德聲。」《三國演義》第二六回:「吾見兄長一面,雖萬死不辭。今回許昌,便辭曹操也。」
2.沒有說話,沒有意見。《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宋.王暐《道山清話》:「酒為知縣所飲,不辭。但有數銀盃,知縣既醉,不知下落。」
求仁得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後指如願以償。唐.白居易〈答戶部崔侍郎書〉:「退思此語,撫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
出生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舍生忘死,赴湯蹈火,置生死於度外反義:畏縮不前,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辨似: 「出生入死」及「赴湯蹈火」都有冒險犯難的意思。 「出生入死」側重於不顧生死;「赴湯蹈火」側重於不懼艱險。 出生入死 赴湯蹈火 辨似例句 ○ ㄨ 為了搶在第一時間救人,他幾次~地進出火場救出被困居民。 ㄨ ○ 只要是您老交代的事,我~,在所不辭
火海刀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端危險的地方。如:「憑著咱們倆兒的交情,那怕是火海刀山,我也在所不辭。」也作「刀山火海」。
跳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進入極端險惡、危險的境地。如:「他為朋友兩肋插刀,即使上刀山,跳火海,亦在所不辭。」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