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45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球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淨地球的宣傳活動日,定在每年四月二十二日。參見「世界地球日」條。
世界地球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淨地球的宣傳活動日,定在每年四月二十二日。主要訴求在向世人呼籲過簡單和平的生活及還給下一代無汙染的環境。最初由美國民眾發起,並獲得世界各國的響應。簡稱為「地球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如:「落日」、「日上三竿」、「烈日當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表示月分的第幾天。如:「十月十日」、「四月四日」。
全天,一整天。如:「明日」、「今日」、「昨日」。
特定的一天。如:「忌日」、「生日」、「紀念日」、「國慶日」。
白天,與「夜」相對。如:「日間部」、「黑夜白日」、「夜以繼日」。
時間。如:「他日」、「來日」、「往日」、「日久見人心」。
每天。如:「日曆」、「日記」、「日積月累」、「日新月異」。
季節。如:「夏日」、「春日」。
日本的簡稱。如:「日貨」、「日語」、「赴日觀光」。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時。如:「家無三日糧」、「醫生開了五日份的藥」。
部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立體物。如:「皮球」、「籃球」、「水晶球」。
專指地球。如:「全球」、「南半球」、「北半球」。
球狀體。如:「眼球」。
量詞。用於計算球狀物的單位。如:「兩球毛線」、「兩球冰淇淋」。
地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星名。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有一顆衛星(月球)。最大的類地行星,人類與其他生物居住於此,是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居住的天體,表面大部分由海洋覆蓋,有板塊活動。
金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週期是243天,是主要行星中自轉最慢的。金星的恆星日比金星的一年還要長(243金星日相對於224.7地球日),但是金星的太陽日比恆星日為短,在金星表面的觀測者每隔116.75天就會看見太陽出沒一次,這意味著金星的一天比水星的一天(176地球日)短。(註1) 金星大氣40億年前金星與地球剛形成時,兩者大氣成分相近,現在卻是截然不同。金星大氣質量比地球重一百倍,濃度差不多是地球大氣的90倍。從金星表面看不見星光,就是因為大氣太過濃密之故。金星大氣的主要...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