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5.7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的租稅。《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近皇甫德參上書言『修洛陽宮,勞人也;收地租,厚斂也;俗尚高髻,宮中所化也。』」
稀少性地租 ,稀少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生產因素的報酬而言,地租應是指支付給土地的報酬,且由於土地這項生產因素具稀少性與不可再生的特性,已有稀少性地租之名,簡稱稀少租。
  在經濟學中所稱的地租或經濟地租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如根據J. Robinson與K.E. Boulding的看法,認為地租是生產因素的超額報酬部份,也就是生產者剩餘的部份;而A. Marshall則認為廠商的固定投入(土地機器設備等)一旦決定後,其最低供給價格為零,因此當產品價格升至相當程度,銷貨所得除能概括直接成本(原料與勞力等)外,尚有剩餘作為固定投入的報酬時,該報酬即所謂的準地租(Quasirent);此外,D. Ricardo所提出差額地租...
地租三殼灰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剪口形,厚重,前端大於後端。周緣緣稜顯著,後背側的火山口呈橫臥的「月」字形,後下腹側的三角正被切割爲三段,臍壘連接前殼體面。後尾板三角形,寬廣,扁平。殼體爲不等邊四邊形,前端大於後端,膨脹,背緣平直,腹緣近於直伸。 前緣爲半圓形,有一個內緣溝。後緣面寬廣,下緣突出,生有緣鋸齒,內緣面有一中央顆粒。殼表有一大圓臍壘,其他起伏組織不甚顯著。後背緣角的火山口構造,橫臥的「月」字形。後下腹部的三角突起顯著,各空隙之間有數顆粒狀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稅捐。[例]地租
食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君主賞賜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稅作為其俸祿。《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
地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土地租給他人耕作或使用的土地所有權人。[例]為興建公路,政府依法向沿線地主徵收土地。
田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佃農向地主繳納的土地租金。《管子.幼官》:「令曰:『田租,百取五。』」《漢書.卷四.文帝紀》:「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佃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民向地主租借土地耕種時,需交納給地主的地租
租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租借、使用他人的房地、器物等而予以付費。[例]他出外旅遊時,總會在當地租用汽車,以作為代步的交通工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