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震強度     
瀏覽人次:210 收藏人次:0
以當地人的感覺,建築物的搖動及破壞,以及地質狀況來估計地震在某一地區所產生的振動大小尺度。
地震規模及地震強度     
瀏覽人次:556 收藏人次:0
  地震規模為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分級標準,目前常用的芮式地震規模為1953年美國芮希特(C.F. Richter)所創,根據地震紀錄上的震波振幅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規模通常以M為符號並取一位小數點,建立在對數刻度上,因此規模相差1.0,震波振幅相差十倍;能量則相差三十倍。通常規模4的淺地震在其震央附近即可能有感應;規模大於六地震可能造成災害,例如M8.1是指強烈地震,有地震紀錄以來還沒有觀測過芮氏規模超過9.0的大地震。一個地震應該只有一個地震規模,但有時不同地點所觀測到的地震震幅並不儘相同,地震剛發生時常有不同的地震規模觀測值報導出現,但事後會綜合不同觀測資料,依據一定的公式修正後求得一致的...
    
瀏覽人次:56765 收藏人次:3673694
健壯有力。如:「強健」、「強壯」、「強勁」。
使力令人屈服。如:「強暴」、「強占」。
勢力大的。如:「強大」、「豪強」、「強權」、「世界強國」。
勝過、比較好。如:「他的表現比我強。」
表示數量有餘。如:「三分之二強」。
逼迫。如:「勉強」、「強人所難」。
固執。如:「倔強」。
    
瀏覽人次:30734 收藏人次:1988764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達到的狀況。如:「長度」、「硬度」、「密度」、「酸度」。
法制、規範。如:「法度」、「制度」。
指人的。如:「器度」、「風度」、「度量狹小」。
標準。如:「限度」、「尺度」。
過、經歷。如:「度過」、「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測量長短的標準。如:「度量衡」。
角度:A>數學上指角的大小。B>觀察事物的方向或觀點。如:「換個角度來看,他的作法並沒有錯。」
量詞:A>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B>計算次數的單位。如:「再度光臨」、「梅開二度」。
思量、計議、考慮。如:「忖度」、「審度」。
    
瀏覽人次:22859 收藏人次:6241595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15810 收藏人次:3988849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突然而來的大雷。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地震     
瀏覽人次:2837 收藏人次:2475336
地震來時:2.3 3.地震後:3 相關網站 地震規模目前衡量地震規模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震級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地震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公里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2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小於芮氏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
強度     
瀏覽人次:651 收藏人次:0
通常用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或強弱,如:「輻射強度」、「磁場強度」等。
    
瀏覽人次:8734 收藏人次:2583343
4.量詞:(1)計算臺階、樓梯、塔層等的單位。如:「百級石階」。(2)計算事物分級的單位。如:「晉升三級」、「地震強度分為七級。」
波動     
瀏覽人次:2774 收藏人次:391447
3.物理學上指物質某一點的振動,能漸次傳播到四周,產生週期相同的振動。如向靜止的水面投下石頭時,就會以落水點為中心,上下起伏向四方擴散開。[例]地震強度的測量,是視震源所發出震波的波動大小來判定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